“本官既然入相, 有件事定然要做。” 包拯严肃地说。

云雁回忙不迭道:“我知道我知道。”

包拯“咦”了一声,“逐风怎知?说来听听。”

云雁回严肃地道:“相爷也老大不小了,一直忙于政事,无暇成亲, 咱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俗话说,先成家,后立业……倘若相爷放心, 这件事就交给我们了!”

包拯:“……”

公孙策和展昭都暗笑起来。

“交给你, 你想做什么啊?”包拯指了指云雁回, “你这个人啊!”

云雁回连忙做虚心状:“相爷请赐教。”

“本官以这样年纪入相,实乃官家信任,这几年在开封府,本官也有一些感悟,”包拯看了云雁回一眼,“因此想要献策建言,你三人各有所长,因此叫你们也来参详一番。”

说罢,包拯拿出一份文书,足有一指厚。

公孙策笑呵呵地道:“逐风也是玩笑之言,相爷说,咱们仔细听着,有力出力。”

包拯点点头,说道:“前不久,咱们将东京整肃一新,这一举花费了数年来完成。治一府尚且如此,何况一州一国?说到底,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其一,我朝多州皆是民风悍强,绿林、劫盗之辈甚多。其二,重文轻武,冗官冗军,军士虽多,却众多老弱或奸猾之人,京中厢兵尚且如此,何况他处?

“劫盗之辈,多是因无事可做产生,也有只为欺压百姓的。这冗军呢……”

说到这里,包拯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该如何说。

云雁回接道:“是历史遗留问题。”

包拯一想,还挺准确,于是点头道:“不错,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因宋朝开国之初,就忌惮武将,一直到现在都重文轻武,但是边境一直战事不断,又得养很多士兵保持战斗力,因此兵多却不精,整个军队系统都比较混乱。

包拯虽然是文臣,但是并不轻视武将,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弊病。

包拯又道:“先时,朝廷也曾有令,使这些无业游民入军,然则,反而促使了很多人在军中学习到一些技艺后,便再次出逃为盗。从军,竟然像是为他们熟练了做盗贼的本事一般。”

“从东京的经验,咱们却可以看到如何解决。东京那些地痞流氓在开封府严打后,能够转去做其他事,都是因为有活儿可干,否则便是再严加打击,他们也无路可走啊。

“再来,这厢兵皆被收服,展护卫、白护卫等人,更是传授过本事给这些人,听说,有些人同禁军打过架,还胜了?”

包拯说起这个,展昭顿时不好意思起来,他还以为包拯不知道呢,无奈地点了点头,“虽然常常操练,但还是免不了争勇斗狠。”

展昭都没敢说出来,还不是因为白玉堂煽动的。

公孙策轻轻颔首道:“相爷的意思是,要向官家献策,使各处仿照?”

“不错,每有饥荒,朝廷总是督促各个寺庙、道观出资修桥铺路,雇佣民众,以工代赈。”包拯说道。

“然而,这也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倘若修的不是桥、路,而是可以赚钱之处,也并非只有饥荒之时才修呢?以蒲关泽为例,它在修建过程中,雇佣了几多民夫,建成之后,又提供了多少长期工作?”

“还挣了不少钱呢,”云雁回说道,“沈存中之前还和我说过,这钱只有流动起来,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解决更多的问题。”

包拯说的虽然是一个治安的问题,实际上却涉及到了许多重要方面,这是开封府的经验,运用在其他地方,未尝不可。

包拯是来要意见的,他既然说了,公孙策和展昭也纷纷补充了起来。

展昭认为军队的装备太差了,像他们那些厢兵,武器都起锈了,许多装备只存在账目上。这是整个大宋上下都存在的问题,兵器什么的都别提了,大宋好多骑兵连马都没有呢。

公孙策摇头道:“我大宋境内,无有养马之地,难出良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