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四年八月中旬,江南之地炎阳高照,酷热难当。
浙州与遂州分界处的溯水河畔已集聚百万兵数,是要一举破了浙州防线。
江南提督周韬应对困难,又不断派人往梁京去急信,要求调动援军,说是要撑不住了。
段治已在龙椅上坐了四年多,却每日心惊胆战,没有舒心日子。且随着叛臣闵危攻占下愈多的州县城池,他更是惶恐不安,夜半难眠。
若浙州破了,叛军很快就会攻入梁京。那时,怕是他的项上人头都要不保。段治是急急地传召莫岑进宫,与近臣商议应对之策,要赶紧将叛军逼退才好啊。
尽管如此,叛臣闵危却是无畏,总能识破那些计谋。
终在十一月二十八日这天,浙州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克。周韬也被叛军俘获,斩首于阵前,更是令那些守卫官兵惊惧,再见大势已去,其中副将首先放下了手中的剑。接连地,兵卒也纷纷丢下武器,不再反抗。
战事方结。闵危翻身下马,将染血的长.枪扔与亲兵,抹了一把面上的血,就召集了众将领,对接下来的事务进行一一交代。
“如今只剩最后一战,还望各位竭力而为。只待城破,夺下梁京,我定然不会忘记诸位功劳。”他看着底下的众人,笑道。
将领们皆拱手道:“末将定不辱命!”
“如此甚好。”
十二月初时,梁京城内的百姓也得知了在京郊外驻守的百万叛军,是乱了套,欲逃出城门求生。却是梁京城周围的十六道城门皆封闭起来,不允任何人进出。
大雍将要灭亡的消息,是疯了般地在城内传开。城内百姓慌成一片,大多数人家闭户不出。
而朝中当官的也是担惊受怕得很,可大雍一日不倒,早朝便还是要去。皇帝是每日发着火气,甚至从台阶上下来,踹了前头的好几个大臣发泄怒气。
众臣敢怒不敢言,就连莫岑都想不到办法,他们能如何。
一旁的莫岑也是尴尬异常,同时也对自己几十年的学识有所怀疑。不过很快,他就得知了叛臣闵危的身边有和剩出谋划策,也只能心道这怕是天命。
若非自己的孙女执意让他下山,说要帮助江家,又拿了自己的性命作威胁,他本该不入朝堂,何苦是现今的自讨没趣。
江咏思未料到莫千映会在三个月前来到府上,是哭红了一双眼,问他有没有事。
四年多前,江咏思被剥官职,虽后面又重赋了一个五品的官,又逐渐升任上去,但皇帝不再待见他。
在江宏深逝世后,江氏是渐渐没落下来。因粮草督运失职一事,江氏更是人心分散,已有部分旁系分离本家,怕会招致祸患。
莫千映的出现,为此带来了一线生机。
江咏思借着她,得以与莫岑见面,又拿出曾经他与祖父的师兄弟之情言说,想让其下山帮辅皇帝。
不过两日,莫岑就应下了此事。
江咏思也知其中有莫千映的牵引,只能道一声:“多谢。”
此番举动的意义何在,不仅在于尽力保住大雍,其是江氏兴起的原本,而另一层意思,则是那叛军领者是闵危。
只是他的打算彻底落空。
三日后,各城门守将得了圣令,率众军誓死护好城门,万不能放一个叛军进城。
外边轰鸣的擂鼓声和喝声,夹杂在一起,又有箭矢飞石不断,砸落射穿了那些木窗屋顶,引得近城处的百姓四散往更远处逃窜。
箭矢上引着火,成片的屋檐蔓延起橘红的火光来。一时之间,烧杀抢掠,在四通八达的街道上上演。各个自顾不暇,只求保住性命。
大多数官员都窝在自个府上瑟瑟发抖,或是与家人商议对策,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似乎已成定局。
林原自也是在府上待着,但他无紧张之感。张管家、陈娘等人听着那些动静,是吓得魂都要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