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点点头,皇后继续说道,“只是这事儿,怕还要礼亲王同意,皇上是知道的,如今的法子,都是让军机处选出几个人来,然后请皇上朱笔圈定,军机处若是不把皇上想用的人圈出来,皇上贸然开口,只怕又要被说坏了法度。”

“皇后说的不错。”

“李师傅在军机处要说上话,这就请皇上去吩咐李师傅。”皇后微微一笑,“臣妾去找礼亲王,他兼任内务府大臣,臣妾找他没人会说什么。只要把皇上的意思这么一说,礼亲王是最滑头不过,虽然不会很快速的执行皇上的旨意,但是他也不敢得罪了皇上,必然是会两不得罪的。”

“如此辛苦皇后了。”光绪皇帝满意的点点头,赞扬地说道,“皇后真是朕的贤内助。”

“皇上谬奖了。”皇后摇摇头,“说不上什么辛苦,只是皇上还要知道,孙毓文为何如此放肆,背后是站了人的,皇上如今不宜和他撕破脸,还是要缓缓图之,慢慢的减其羽翼才是最好。”

皇帝点点头,脸上的笑容慢慢隐去,“之前有些人说想要复兴周礼,朕是不赞同的,皇后饱读诗书,知道礼仪之事,从未有亘古不变之道理,周礼已经距今四千年,沧海桑田,还有什么可效仿的,朕也不是想要和他们争什么雌雄,但是外头的人,只是一味着听着孙毓文这些人,朕心不悦,复兴周礼的这些人,是想跟在朕身边的,朕之前看不上,但是如今看看,倒也不能不用。”皇帝拿起茶,发觉已经冷了,于是放下,“文廷式,是珍嫔的师傅,这个人朕瞧过文章,倒也通达的很,看起来可以用一用。”

皇后听到了珍嫔两个字,不由得眉毛跳了一下,“文翰林?洋务以来,翰林,用的可不多啊。臣妾似乎记得,翰林里头,也只有一个李鸿章才算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了。其余的都是泯然众人也,却不知道文翰林此人,能不能当大用。”

“也只好是慢慢找吧。”皇帝有些无奈,“四品以下的官儿,朕是见不到的,除了毓庆宫的师傅,其余的也只有见一见翰林们了,若是别的人,朕也不放心,珍嫔的师傅,多多少少算是自己人。”

皇后见皇帝有了定夺也不再说这个了,她想了想,“皇上也不必操之过急,外头的人想要把皇太后请出来参加万国大会,这也没什么,无非只是乐呵乐呵罢了,皇上原本就要修清漪园奉养皇太后,去万国宫玩一玩,也是一样的,皇太后自己个也知道,什么地方能来,什么地方不好去。皇上亲政三年,正是要慢慢的做才是,万国大会开好了,其余的事儿,倒也可以放一放。”

“放不下啊。”皇后的话是贴心话,可皇帝还是听不进去,“朝政这么多,让军机处都自己办了,朕委实是不放心,朕瞧着世宗皇帝每日要批折子四五个小时,朕实在是钦佩的紧,若是身子吃得消,也希望能效仿世宗皇帝,做一个勤政的好君主,不能因为怠政,把这样大好的局面给搞坏了,万国会要办好,其余的事儿,特别是外头的事儿,也不能耽误了。”

第972章 关键棋子(一)

皇帝显得雄心壮志皆在心头的模样,皇后心里微微一叹,接下去的话就不必再说了,“臣妾的阿玛,已经在外头也拉拢了一些人,都是一些八旗之中的俊才,皇上若是想用,臣妾就让阿玛张罗着,先进大内当侍卫,皇上看中有好的,再提拔不迟。”

“这些人好。”皇帝点点头,“凡是天子,总是应该有自己的亲军的,毓庆宫的师傅们,大部分都年纪太大了,朕也不是说他们人太老,而且这思想,委实陈旧了一些,礼仪道德,可以用之于治民,却不可能来束缚自身,何况如今洋务已经很强大了,李师傅他们。”皇帝摇摇头,“委实没什么力量,不过这士林领袖,还是要关心着的。”

“王师傅其人。”光绪皇帝微微沉思,“朕倒是有些看不清他,之前朕就欲让其出仕,他却是拒绝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顾忌着亲爸爸之前把他贬黜的缘故,只是愿意窝在弘德殿讲学,他讲得东西,朕听得是如痴如醉,却又十分的胆战心惊。”

“世人都说王恺运非儒非道,精通的乃是帝王之学,所以只能是辅佐帝王之侧。”皇后知道的事情多的很,“皇上以为,王师傅才干如何?”

“自然是无话可说。”皇帝说道,“朕瞧着,左近大臣里头无人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