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意,北海三城全部归属中国,北海之水也要喝的到。”皇帝点点头,划下了自己的底线,“别的事儿都可以谈,庆海,你是理藩院尚书,以前总理衙门未设之时,都由理藩院来处置与俄罗斯之事,你不妨派出使节和西伯利亚总督谈谈看,沈中堂,你把接下来要做的事儿,拟一个条陈出来,怎么和俄罗斯交涉,交涉些什么,不妨先拿出来,再送到京中去,叫总理衙门去谈。”皇帝十分高兴,“宣宗皇帝以降,对外之战,虽有大胜,却未曾有攻城略地之荣耀,如今夺得北海之地,不管将来如何,如今这大胜,必然是要露布天下,报捷传于八方的。”

“乌里雅苏台诸藩慑于国朝天威,从此不敢再有二心了。”庆海连忙说道。

“如今看来就是这样。”皇帝笑了起来,今日的确是心情十分愉悦,“你拟一道旨意,沈中堂,等下晓谕诸藩,现在先见一见这些土皇帝吧,伯王,你带着引见。”

“嗻。”

虽然八月中秋已经过了,重阳节还没到,但是北京城依旧是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内务府名下的六层楼大商铺,挂出了黄色金色红色精美的贴画,上面写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大吉大利”并各种葫芦如意蝙蝠灵芝等吉利图案,寻常人家是不许用明黄色的,但是这些贴纸上都是用明黄色做底,金色勾边,红色写字,十分富丽堂皇,寻常人家自然是不敢卖的,只有内务府才敢,所以一时间供不应求,售价又是极为便宜,五文钱一张,满城家家户户都贴满了这些贴画,其中卖的最好的,还是北海捷报传到京中之后,大商铺连夜出的“捷报频传”和“旗开得胜”。

胡同口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孩子围着一户人家的门口,那个人家的当家老爷红光满面,背着手抬起头,看着下人在自家的大门口两边贴上了两幅贴画,一左一右,正是“旗开得胜”和“捷报频传”,小孩子们兴奋的看着上头的贴画,“瞧瞧,这是火枪,还有大马,那块腰子一样的湖水,就是北海吧!”

“捷报频传”四个大字边上绘着一个新月模样的蓝色湖泊,湖泊边上还有许多战马和战士模样,“旗开得胜”四周画的是武器和几座城市,两幅画一概用吉祥的祥云图案衬托,小孩子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两幅画,瞪大了眼睛,口水流出来都不自知。

一个妇人拿了许多桂花糖出来分给小孩子们,小孩子们连忙打招呼,“大奶奶您好。”“谢谢您的赏赐!”

妇人笑眯眯的看着门前热闹的样子,对着自家老爷说道,“老爷,北海大胜,咱们桂哥儿也该回来了吧?”

“那里有这么快?”当家老爷摇头晃脑,满意的看着自家门上的贴画,“万岁爷才到库伦,还没有说要班师,要我说,就该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打到俄罗斯皇帝的京师去,把他们的老巢也给端了,这才是痛快人心!”

妇人有些担忧,但是见到自家老爷兴奋的样子,也不忍打扰,“这贴画怎么从前没见过?”

“是为了北海大捷内务府赶制出来的,幸好我去的早。”那个老爷喜滋滋地说道,边上的一群小孩子瞪大了眼睛听着故事,“咱们是从军人家,这原本就是该给咱们贴的,只是如今还不多,幸好我和管事的还有些老相识,他先匀了两张给我,再多也没有了。”有个小孩子想伸手出去摸一摸那画,老爷笑眯眯的拦住,“嗨嗨嗨,这可不许乱摸!”

“二老爷,我知道这上头的字儿。”一个大些的孩子拍手笑着说道,“是捷报频传和旗开得胜,对不对?小学里头老师都教过了!以后我也要和桂哥哥一样,学好知识,再去讲武堂,杀洋人!”

“杀洋人咯!杀洋人咯!”胡同口几个小孩子拍着手,高兴的叫着。两个巡逻到此地的警察摇摇头,哈哈一笑,“这些小屁孩,志向倒是远大的。”

“谁说不是呢?”两个人巡逻出了胡同口,到了外头的大街上,只见到几个洋人坐着西洋马车急匆匆的从大街上奔驰而过,“嗨,这是哪国的洋人?”

“瞧见那国旗了没?”另外一个人说道,“在马车头上,两头老鹰,这是俄罗斯大使的车子!”他幸灾乐祸地说道,“大约是急着去总理衙门抗议去了,要我说,如今市面上俄罗斯人是最叫人看不起的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