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没什么事儿了,如今这穆扬阿已经快入朝了,天津巡抚,你们想好了没有?”
曹毓英闭目养神,文祥也不说话,只有宝鋆大大咧咧得说道,“这事儿还是王爷裁吧,我们几个倒都是有些人可选的,只不过,那些人我们冷眼瞧了瞧,顶天了不过是道台的位置,若是放在天津,这个金山银山的地方,误了王爷的事儿不说,若是让人觉得,还不如太后青眼的人当差得力,这就可不好了。”
“我瞧着不如就用崇厚吧。”恭亲王点点头,“他原本就是署理直隶总督,资格也有,办畿辅葛沽、盐水沽、邢家沽垦务,又负责置办奉天州县事宜,太后颇为赞许,让他守着天津,必然无碍。”崇厚,姓完颜,字地山,号子谦,又号鹤槎,内务府镶黄旗人,河道总督完颜麟庆次子,完颜崇实之弟。道光年间举人。咸丰十一年充三口通商大臣,办洋务。同治年署直隶总督。是旗人里面较为出色的能吏,文祥对这个人有印象,点头表示认可,宝鋆虽然不甚满意,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怕耽误事,不敢把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人举荐出来,只好朝着天津各地的知县知州下下功夫,宝鋆也感叹:“实在是没什么得力的人啊这八旗里,要不然也不会便宜了完颜崇厚!”
“这个话就别说了。”恭亲王摇摇头,“如今已经好了许多,读书的读书,入学的入学,当差当兵都参加了,只不过才没几年,都还是七八品的样子,要不就是武官,像金州的金宝,只不过金州远在天边,这个将军没什么油水,这才排了给他,不然就靠着他的那些军功,在中原这地方当个一地将军,也是难的,若是走仕途的,也是如今自然到不了这巡抚的位置上,还要细细查看着,旗人不比民人,出仕方便些,只是这放外的官儿,正如配蘅说的,若是很不像样,也是难看,所以你们不争不抢,我也是高兴的,不过这直隶总督又空出来了,你们瞧瞧,让谁去。”
大家各自举荐了几个人,恭亲王不置可否,点点头,“咱们把这几个人过一遍,选出两三个让太后定夺。”
说完了正事,宝鋆神神秘秘得压低了声音,“王爷,宫里头传出消息,说是有人提起咱们万岁爷大婚的事儿了!”
恭亲王眉毛挑了一下,“是吗?”
“估摸着八九不离十。”宝鋆神神秘秘地说道,“消息是在储秀宫传出来的,似乎不是西边哪位的意思,是东边那位提出来的。”
“她这样合适吗?未免有些逾矩了吧?”曹毓英惊讶说道。
“谁说不是呢,那时候满地的主子奴才都听到了,听说西边的当场就拉下了脸子。”宝鋆继续说道,“后宫的太妃太嫔们没过多久,就散了,东边的被西边的留下来说了几句话,第二日,皇太后就免了那承恩公的巡抚。”
“如此说来,岂不是罚了她?”文祥捻须思索半刻,才慢慢道,“看来这事儿皇太后是放在心上的。”
“王爷这事儿要早做准备。”宝鋆对着面沉如水的恭亲王说道,“皇上若是亲政,朝廷这以后的格局,就不同以往了。”
宝鋆没明说,可在座的人都是心知肚明,当年顺治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康熙朝辅政四大臣,在皇帝亲政之后,下场可不太妙,这身家性命之外,手里的权柄若是失去了,也只能是做一个富家翁了,而且,如今这朝政的样子,千百年未有之局面,在这浩浩荡荡的大势之中,其中若是能建功立业,怕是不亚于光武中兴云台二十四将的功劳。
“我瞧着这事儿,且不用说的这么早。”曹毓英小心翼翼得说道,“皇帝如今虽然已是十四岁了,当年圣祖爷也是这个时候亲政的,可皇帝毕竟不如圣祖爷,而且,皇帝还没大婚。当然,自然也不能不未雨绸缪。”
“卓如说的对。”文祥点点头,“咱们还没到那份上,再者,这事儿,佩蘅不是说了吗?那穆杨阿免了天津巡抚,可见,太后这事儿是上心的紧啊。外朝的事儿总要人去做,咱们不做,难不成还让倭仁那些只知道道德文章人来做,再者,皇上若是亲政,皇太后总是要撤帘的。”大家悚然而惊,宝鋆更是刷的站了起来,抚掌讶然,“是极是极,皇太后是要撤帘的,可咱们还不会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