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看着费列罗的心意举棋不定,正准备再继续劝说一下子,刚刚走出去的龚澄又进来了,神色有些迷惑,“李斯特公使先生,贵国方面来了人了。”

李斯特站了起来,门外大步走进来了一群人,虽然李斯特不知道为首的那个人是谁,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情况有些不妙了,为首的那个人穿着和自己同样的公使的衣服,“李斯特先生。”那个也穿着公使服饰的中年胖子和煦地笑道,还稍微带着歉意,“很抱歉地告诉你。”边说着边递给了李斯特一卷文书,“从今天开始,您的公使职位被取消了,接下来由鄙人接任。”

“什么?不可能!”李斯特惊闻噩耗,手脚发麻,后心一阵冰冷,不敢置信地大声叫了起来,“没有首相的签署命令,公使不能被随意撤换!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很遗憾,这是首相签署的命令,用电报发到远东的。”那个胖胖的新上任的英国驻中国公使没有动怒,依旧笑眯眯地说道,“不过不是巴麦尊先生签发的,对了,忘记告诉你,就在昨天,下议院通过了对巴麦尊先生的不信任案,巴麦尊已经不再是首相了,保守党党魁负责组阁,第一时间就要求撤换公使,结束远东的战争,李斯特先生,请离开中国吧,这里的事情不再需要你负责了。”

……

“无非是多开通商口岸,多降低关税而已。”杏贞无奈地看着安德海脸上的惧色,当然,这个时代,通商口岸的确是似乎是一个事关国家主权完全与否的东西,革新开放,让外国人来中国做生意,似乎是抢了中国人的银子和饭碗,再开明的士绅官僚对于通商口岸都是十分的抵触,远远不如对于使用洋人火器的压倒式赞同,更别说降低关税了,虽然如今的关税几乎等于没有……

“割地赔款是万万不能的。”杏贞一口否决,“今日割一岛,明日割一乡,后日割一县,最终割一省,再甚着,割半国!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只要我在一日,割地赔款都是休想!”杏贞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过这都是要胜利的情况下才行,之前大沽口惨败,自然就不能不给钱了,可如今幸好如有天助,胜了一仗,自然就有底气和洋人周旋了。”

杏贞信步走到几株广寒玉桂下,那玉桂开的正好,玉色的小花整簇整簇盛开在树上,沁人心脾,杏贞摘了几朵玉桂花下来,放在掌心轻嗅,“洋人要传教,也给他传教!”

“这些洋和尚可不是好人!”安德海说道,这次法兰西发动战争可不就是为着死了一个洋和尚吗?

“只要设定好范围,洋人飞不出手掌心,何况几年内洋人不敢派人随意进入内地传教,那杀洋令可还在哪里,没失效呢,他们要是为了上帝肯献身,那我自然也只能让他们求仁得仁了。”

德龄从神武门方面走进御花园,大概是从恭亲王处回来的,“娘娘,英国人换了一个使节,听美国人说是英国人的什么内阁换了宰相,新宰相要求马上议和。”

第209章 北京条约(二)

“哦?”杏贞拍了拍手,玉桂从鎏金银镶红宝石护甲间落下,杏贞挑着眉毛若有所思,“没想到居然间接影响了英国的证据,真是蝴蝶效应啊,想不到想不到。”皇后喃喃自语,说着安德海德龄等人听不懂的新鲜话儿,不过安德海显然已经适应了皇后的出其不意时不时的惊人之语,装作没有听见,“如果因为战事不利而导致内阁倒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趋于保守政策的政党上台,那么和谈会相当顺利,可要是更强硬的政党上台,那就糟了。”杏贞思索了一番,这时候无非是要各个击破了,“德龄。”皇后吩咐道,“告诉六爷,英国人要是还没有和谈的诚意,就把他凉在一边,先找美国人谈,要知道美国人就等着渔翁得利呢,无妨,给他一点点好处,先分而化之,各个击破,总不能让四国联合起来对付咱们,拉一个成功了,咱们再打一个!”

十月下旬,英法美俄四国公使齐聚北京,就和中国的和谈进行磋商,俄罗斯公使坚称要四国共进退,共同签约,恭亲王嗤之以鼻,命桂良连夜探访美国公使华若涵住所,敲定两国和谈意向书二十三条,并在次日予以公布签订,三国公使大哗,前往礼部大堂意向书签订现场,俄罗斯公使被鸿胪寺官员礼貌地拦在门外,“贵国未与中国发生战争,又未曾参与两国调停之事,何须进门参与和谈?还是请回吧。”原本来对中国进行讹诈的俄罗斯公使满脸通红,羞愧而去,发誓“要给中国人血的代价。”英法两国这时候完全顾不上共进退的事情,进了大堂,看到了中美意向书的内容,忍不住面面相觑。

中国人给的好处实在太大了,首先一条,就解决了公使驻京的问题,英法两国除了自身利益得不到满足之外,在中国这里受不到平等对待也是很严重影响他们自尊心的一个因素,所以旧年《天津条约》里面公使驻京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也是咸丰十年战火重新燃起的原因,在这个意向书里面,中国的亲王不仅承诺会在北京设立使馆区让各国使节常驻之外,还将会和美国政府协商,准备将两国的外交级别提高到大使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