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呢?
银行确实是赔了,但不是蓟京银行。
就像之前的产品一样,由于平台的快捷性,很多商家乃至个人开始选择这个平台进行贷款,而原先走常规渠道贷款的人,也不会这么快就换路子。
新渠道的出现,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很多人和企业最开始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申请贷款,但他们没想到半天之后蓟京银行的贷款经理就上门审查了,那少部分通过审查的贷款立刻登上平台筹备金额。而后就牵扯到运作了,在平台初期,不可能有那么多用户敢这么投钱,因此,假设两百万的贷款信息,实际上是由蓟京银行和微讯以个人用户名义分散地投去180万,其它人看还有20万就齐了,开始纷纷投些小钱,让200万规模的贷款达成。
对于这一套,洛咏生玩的很娴熟,他的所有产品初期都依赖这一套。
随后,那些投入20万的人发现每个月都有还款打入自己的账户,稳稳的高收益!竟然还是月结而非年结!!
这才是核心利益所在!
于是他们奔走相告,告诉亲戚朋友自己有多么睿智,轻而易举赚到了银行的生意!
洛咏生的营销策略就此铺展开来。
这个平台是唯一的,而银行有成百上千家。
通过传统渠道放贷,争取利率差的蓟京银行是那成百上千之一。
而通过微讯平台,赚取这1,蓟京银行是唯一一家。
所以长远来看,银行赔了,但不包括蓟京银行。
而贷款者与投资者无疑迎来双赢,银行那5左右的雁过拔毛变成了1,在平台上,随便一笔贷款至少让他们得到5的年收益,多年期更可高达8,乃至突破10。不仅如此,根据贷款规则,通常贷款者每个月都会还款,而他们将钱存在银行的话,只有一年过后才会收获利息……
第一批肯冒险的用户,开始得到好处。
但生意可不是这么好做的,为了那1的服务费,银行需要投入人力去审查资格,需要担负风险,在项目初期,更要面临大量的无用劳动。
为此,项目组也扩充到了200人,日夜加点,林强只好频繁慰问,陪他们熬夜加班,表示“同志们挺住,做起来你们就是爷了。”很多次,甚至洛咏生也来一同鼓励项目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