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页

不少高官显贵嘴唇翕动,竟想出言反对,可这是宣读继位诏书,如果出言反对,不就直接跟新君敌对了吗?

见场中骚动,金纯赶紧继续念道:“于戏!君民一体,爱人必务于宽弘,赏罚有经,为国必彰于明信,尚赖文武贤弼中外良臣共勉,钦此!”

金纯终于念完了诏书,场中竟一片死寂,过了好久,众官员才意识到现在该高呼万岁,只是那稀稀拉拉的万岁声,是那样的零散参差,前所未见!

接下来的仪式,所有人都沉浸在震惊之中,如木偶一般机械地跟随着鸿胪寺官员的指令进行,直到仪式结束,所有人依然难以平复。

新君为省国用,仪式结束,并未赐宴,群臣依次从午门退出。一出了午门,马上就炸了锅,官员们围着各自的头领,公侯们围着朱瞻基,一个个情绪激动的叫嚷道:“皇上这是要变天啊!真这样执行下去,是不是下一步要治咱们的造反之罪了?!”

朱瞻基也是面色铁青,论起恼火来,他是最恼火的一个,继位诏书说了那么多,居然没有立他为太子的只言片语,这让他都搞不清自己,现在是什么殿下了!

还是蹇义等老臣安抚住众人道:“诸位,今天是皇帝登基大喜的日子,有什么事改日再说,万万不能在今天给皇上添堵啊!”

“改日,还来得及吗?”群臣愤愤道。

“来得及,今日宣读的条文都很粗略,还需有司细化,然后才能请旨颁行。”蹇义道:“诸位有什么意见,可以到时候提出来,皇上从善如流,必能择而改之。”其实蹇义也很清楚,皇帝不跟任何人商量,就是不想让任何人反对,直接公布在继位诏书中,就是要造成既成事实!

但这会儿不这么说,难道让群臣立即去找皇帝死谏?

群臣也知道,今天确实不是反对的日子,只好压住火气,三五成群地散了。至于回去后,如何聚众密议,就不足为外人道哉了。

王贤却没有和群臣在一起,大典一结束,他就被太监叫住,说皇上召见。只能跟着太监到了乾清宫,拜见新君。

乾清宫中,朱高炽换了常服,脸上没有半分终成正果的喜色,反而忧虑重重。他自然十分清楚,自己的旨意颁布下去,会掀起何等的风浪,可不利用登基诏书这一大好的机会,必然会遭到无数的反对拖延,恐怕十年以后也无法把这些法令尽数颁行下去。

但这样一来,必然会面对文武群臣的总爆发,破釜沉舟的决心是一回事儿,排山倒海的压力又是另一回事儿……

“陛下,乐安侯来了。”太监进来,轻声禀报道。

“哦,快快有请。”朱高炽这才打起精神,目光热切地看着从外头进来的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