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

“大人别紧张。”王贤定下神道:“周臬台这个时候来访,不可能是凑巧,他很可能已经了解内情了,所以大人最好还是照实汇报吧!”

“唉。”已经不容细想,魏知县叹气道:“这算什么事儿啊……”

魏知县来到月亮门前,局促不安地等了片刻,便见一个穿着青布道袍的中年男子,在两个伴当的陪同下,出现在甬道那头。

定睛一看,不是周臬台又是谁?他赶紧快步上前,大礼参拜道:“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第0059章 文渊真君子

签押房门外,一头站着周臬台的两个伴当,一头站着王贤和司马求,周臬台和魏知县屏退左右,在房内谈话。

周新坐在正位上,微笑端详着这个年轻的知县。魏源不到三十岁,生得剑眉星目、相貌堂堂,更难得是眉宇间自有一股正气,让周臬台十分喜爱。

可惜周新那张脸太严肃,就是笑起来也像冷笑,尤其是魏知县这样只见过他几面的下属,就更是感到压力巨大了。被周新那双鹰目打量着,魏源感觉自己被看穿了一样,如坐针毡,惴惴不安。

“咱们是第三次见面了。”好半天,周新终于开了口。

“是。”魏知县忙点头道:“在臬司衙门一次,三堂会审一次,还有就是这次。”

“每一次见面,本官对你的评价都上一层。”周新道:“第一次我看到了你的正直敢言,第二次我看到了你的细致周密。但都不如这次……”顿一下,他毫不吝惜溢美之词道:“这次,我又见识到了你过人的胆略!”

“臬台谬赞了。”魏知县不禁脸红道。

“本官没必要拍你的马屁。”周新淡淡道:“其实今次,本官不该与你相见,但我还是来了……”

“是……”魏知县感激涕零道:“臬台爱护之意,属下铭感五内!”

富阳距离杭州城几十里,甚至比钱塘县的一些乡镇还近,但魏源在县里闹成这样,府里、省里却一点反应没有。显然是上官们不想惹上麻烦,一齐装聋作哑。

因为在大明官场上,‘赋税黄册’是公认‘三大碰不得’之一,仅次于‘建文行踪’和‘储君之争’。后两个自不消说,至于‘赋役黄册’,其实大家心知肚明,现在的问题,比当年‘郭桓案’还有过之无不及,不管你持何种态度,只要沾上了就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