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明圣帝的预料之外,继德俄之后,第一个承认女主登基的列强是大不列颠王国。
无利不起早,英国选择向明圣帝示好当然是有自己的苦衷的。
外交方面是盟国日本,刺客事件被清廷抓住把柄,明圣帝已向发布宣战诏书,以朝鲜为跳板,北洋水师炮击九州岛,打响了报仇雪恨的第一枪。
日本国内的主战主和派争议不绝,在对比两国军备实力后,明治政府自忖在此时没有战胜清廷的实力,只好以《英日同盟》为依仗,一面派海军抵御清军,一面向英国释放求援信号,希望获得英国对日本的作战支持。
英国却有自己的算盘:在当下,大英帝国的主要精力放在缅甸,在某种程度上讲,缅甸算是大清国的势力辐射范围。
向过两次英缅战争,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已成定局,但缅甸在名义上还是大清的藩属国,如果清廷以此为由,支持缅甸抗击英军,很难保证英国不会重蹈法国覆辙,既然如此,英国必然会尽量减少对大清帝国的刺激。
明圣帝急于获得列强承认,对英国的调解表示接受,最终的结果是,大清撤回北洋水师主力,日本政府派遣“谢罪使”进京请罪;作为报答,英吉利将说服法美诸国,承认明圣帝对大清的合法统治权。
“着怡亲王按镇国公例赐祭,旨意曾纪泽承袭毅勇公爵位。”明圣帝没有想到,登基后收到的第一份讣告竟然来自同治朝第一平叛功臣曾国藩的府邸。
“嗻!”景寿答应一声,因又请示,“曾纪泽要丁忧,他的差使也算要紧,不知陛下有何训示?”
明圣帝想了一想说:“叫志端去历练历练吧。”
景寿赶忙谢恩:“奴才代犬子谢过皇上栽培。”
犹如招娣一般,内阁又接到了左宗棠的致仕奏折。
“牛不吃水强按头的事儿朕是不愿意做的。”明圣帝召见左宗棠,忍不住责问道,“满朝大臣,论见识,你是数得着的股肱之臣,难道不知,英国俄国,都在女主手中大治全盛?现今竟然这般迂腐,拘泥男女之别、不顾社稷兴衰,也算是大丈夫风范么?”
左宗棠叩头回道:“陛下,恕奴才直言,大清国因陛下中兴,陛下的功德和智慧无与伦比,奴才更是无限崇仰,可是在臣子和百姓心中,陛下依然是先帝的皇后,大清依然是爱新觉罗氏的大清呀!”
明圣帝“哼”的一声:“所以,朕就不该多此一举是么?”
左宗棠并不答话,明显是默认了她的说法。
“载淳应当欣慰,到了此刻朝中还有你这样的忠臣。”钮祜禄氏眯了眯眼,“小李子!”
内殿转出一位内侍:“陛下。”
左宗棠愕然抬头:“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