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他们,我没想修好。”钮祜禄氏冷声道,“他要战,我便战,晓谕彭玉麟和陈玉成,北洋水师成军有年、未经一战,新军编练数载、从不对外,与俄一战,我是要看成果的。”
自道光以来,俄罗斯先后从大清敲诈走数万里疆土,最致命的影响是,大清失去了绵延上千里的日本海出海口,这种颓势,直到钮祜禄氏主政才算勉强止住。
目前的俄罗斯在外东北的地界是不能对大清占有优势的,主要原因是直到大清的移民政策初见成效,俄罗斯才分了一部分注意力到远东区域,一面屠杀本土居民,一面进行本国移民,总算对这片广袤的苦寒之地拥有了最起码的控制力。
虽然如此,俄罗斯在外东北存在致命缺陷:他没有正式的海军!北洋舰队在东北亚海域是一家独大的存在。
俄罗斯公使那叫一个恨:这娘儿们怎么不受吓呢!
两下真要开战,俄罗斯是占不到便宜的,旁的不说,后勤补给也跟不上,除非动真格狠狠教训清国一番,只靠打嘴炮——对付上两任皇帝容易,现下的当家人明显不是好糊弄的主儿。
洋人有一个优点是识时务,眼看清军摆开了单挑的阵势,俄罗斯立刻发布声明:本来就是八家共同出于道义为朝鲜出头的,七国都认可了清国对朝鲜的帮助,俄罗斯没道理跟清国生出嫌隙来。
与此同时,俄罗斯在声明钟谴责了日军对台湾的侵犯,表示完全认可大清对朝鲜琉球的历史保护权与对台湾的主权所有权。
一场兵灾消弭无形,钮祜禄氏大获全胜,成功把自己在臣民中的威望推向了新的巅峰。
后患也不是没有,比如俄罗斯,一面扩大对远东地区的移民计划,一面将建立太平洋舰队、修筑西伯利亚铁路提上了议事日程;再比如日本,全民激发出仇华情绪,摩拳擦掌的卧薪尝胆,要洗雪“使节遭扣、将士被杀”的奇耻大辱。
当然,这些潜在的危机,不是当下的清国臣民所能预见的:他们就认定了一条,跟着母后皇太后混,大清国再也不用担心受洋人的欺负了!
从三月起,内阁把请进母后皇太后徽号的上书接到手软,大臣们更是把“请皇太后回京主持大局”的话宣诸于口,以同治帝为核心的青壮派几乎把一口老血回呛在咽喉里。
钮祜禄氏颇有一些乐不思蜀的意思:在盛京没有那么多眼睛盯着,两个新宠又合心意,还不妨碍她遥控时局,回去干嘛呢?
钟亲王奕诒,连同前来请安的醇亲王奕譞、内阁副总理曾国藩,再三劝说钮祜禄氏拔营回京,当事人无可无不可的含糊了过去:“有一件事儿,你们赶紧拟个章程出来。”
奕譞忙道:“您吩咐!”
钮祜禄氏忍不住打了一个盹儿:“台湾孤悬海外,西班牙、荷兰、法国、美国、日本轮着番打它主意,我的意思,还是得抬一抬台湾的名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