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洋务

众大臣齐声答应:“嗻!”

“孚郡王站一站,着惇亲王钟粹宫见驾!”钮祜禄氏挥一挥手,“都退下吧!”

惇亲王奕誴,道光帝第五子,出嗣惇恪亲王绵恺(嘉庆帝第三子)为继子,实质是道光系年齿最长的宗亲;孚郡王奕譓,醇郡王、钟郡王同母弟,是道光帝最小的儿子。

“坐!”二王行礼已毕,钮祜禄氏微微笑道,“奉茶!”

二王谢恩领赏,奕誴欠身赔笑:“奴才惫懒,一向少于入宫请安,今见太后清爽如昔,奴才委实放心不少。”

“你是有心的!”钮祜禄氏点一点头,“我知道你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等闲不愿掺和朝廷的一池浑水,可当下社稷艰难,大清内忧外患,只能教你辛苦两年了!”

奕誴忙道:“奴才愿为母后皇太后分忧!”

钮祜禄氏与他商议:“恭亲王身兼数职,惠亲王去年大病一场,我想让你把宗人府的差使接过来,你意下如何?”

“奴才谢皇太后恩典!”奕誴恍然大悟:恭亲王既已卸任宗人府令,惠亲王是继任的不二人选,但惠亲王是下过病危通知书的,因为母后皇太后赐药,侥幸从阎罗王手下逃出一条命来,如今只管将养,一年半载是恢复不了元气的,再要往下,轮也轮到自己了。

钮祜禄氏欣然说道:“诸王之中,五爷最没架子,又常流连市井深知民间疾苦,我这里还有一桩要紧事托付你办!”

“皇太后言重了!”奕誴笑道,“请皇太后吩咐。”

“为给先帝雪恨,朝廷正要大办洋务,你知道的,这算是新奇玩意儿,固然必行,预见不到会出什么偏差,督察院是指望不上的,我在深宫,旁人又靠不住,只能教你盯着一些了!”钮祜禄氏笑道,“你是皇帝的亲叔叔,又是和硕亲王、宗人府令,有什么事儿只管进宫回我,只当是我派的暗行御史,不要有所顾虑才好。”

奕誴恍然大悟:“请母后皇太后放心,奴才当仁不让!”

“那我就放心了!”钮祜禄氏泯了一口茶,“皇帝年幼,大清朝的家业不好当,先帝把皇帝和社稷托付给我一介妇道人家,我能倚重的,除了你们还能有谁?老六能干,可惜眼界太浅,老七谨慎有余、老八老九毕竟年轻,有不足之处,还得你这做哥哥的居后指正,说是替先帝雪恨,道光爷可曾少受洋人欺凌?家国天下不必多言,孝悌之道总不能有所短缺吧!”

奕誴亦是伤感:“皇太后说的是,奴才为宣宗子、文宗弟,国耻家恨,不敢稍有忘怀。”

“叫你来,还有一句话商议。”钮祜禄氏看了奕譓一眼,“咱们办洋务,一直闭门造车也不成,我想派个妥当人率领使团出趟远门,去英法普俄诸国长长见识,你觉得老九能不能担当大任?”

作者有话要说:奕訢原来是议政王、宗人府令、内务府总管、领班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总揽了内政、外交、皇族、宫廷的所有大权,女主把军机处、内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合并,任命奕訢为总理大臣,表面看,加强了他对内政外交的统揽大权,实质却削去了他对皇族和宫廷的主管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