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那拉氏、同治帝、奕訢在内,圣人教化下的君臣文武都对钮祜禄氏的“小人之心”不以为然:洋人再蛮横,还能无耻到这般境地么?
没有花费多长时间,母后皇太后便在朝臣心中树立起了卓有远见的“英明圣主”形象。
英吉利几乎照搬了钮祜禄氏预先构思的剧本与议政王进行讨价还价,最后还补了一刀:退货行,路费、出工费、误工费都得你们大清国买单。
奕訢被逼无奈,老老实实在朝议中就购买军舰过程中的疏忽过错进行了检讨。
听完奕訢一番颇具诚意的请罪之辞,钮祜禄氏转头询问那拉氏:“妹妹觉得如何?”
那拉氏哪还好意思发表意见:“妹妹短视,全凭姐姐做主。”
“船员舰炮尽皆遣返,至于赔偿的银子,国库是一文钱都不能给的,恭亲王想赔,自己拿王府的私产填补。”不等奕訢松一口气,钮祜禄氏随后补充,“恭亲王办事糊涂,尚念辅政辛劳,留其议政王衔,贬为郡王,罚俸一年为戒。”
众大臣面面相觑:恭亲王的亲王爵位可是道光爷在遗诏中封的,这就被革了?
钮祜禄氏警告小叔:“这回是初犯,看先帝份上,皇帝对你从宽着免,再有下回,你这个议政王就不用当了。”
恭郡王彻底认栽:不管怎么说,在购买船舰这件事儿上,他“鬼子六”确实输给了一个妇道人家。
东太后当然有借机发作的意思:奕訢自咸丰十一年襄助两宫太后剪除辅政八臣获授议政王衔,在军机处担任领班大臣,文祥、宝鋆莫不相与交好,几乎控制了整个中枢机关,加上身兼宗人府宗令和总管内务府大臣之职,控制着整个皇族事务和宫廷事务的大权,兼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的职务主管朝廷外交事务,总揽朝廷内政外交,权势赫赫、震动四野,如今时局渐稳,钮祜禄氏当然要收拢大权、徐图后事。
对于奕而言,降爵罚俸只是小事,后头还有惊天巨雷准备炸他一下:“奕訢于外务谄媚,皇帝委实不能放心,着军机处拟旨,今可起复肃顺为总理衙门办事大臣,专辅恭郡王主持对外交际事宜,钦此!”
“母后皇太后三思!”奕訢半天没能缓过神来,“肃顺为罪臣——”
“他是罪臣,好歹不曾卖了大清的海防。”钮祜禄氏打断道,“但凡你恭郡王能立的起来,皇上犯得着起用罪臣么?”
奕訢铩羽而退:“奴才无能,请皇太后息怒。”
作者有话要说:向读者们道歉:编辑联系我了,因为《孝贞皇后》的时代背景是近代(1840年以后),在行文过程中,有些东西是绝对碰不得的,所以,本文的主线会有相当程度的缩短,虽然大女主的人设不会改变,但全文必须在某个时点突然结尾,以此来保证不会触碰红线,请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