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哪来的妙计啊?”崔腾想不出来,打量东海王,不屑地说:“你有妙计?不对,你要是有也是奸计。”

“呵呵,妙计、奸计是一回事,用在敌人身上是妙计,用在自己人身上是奸计,陛下受困,我也受困,城破之后玉石俱焚,我再蠢也不会害自己啊。”

崔腾说不过东海王,“你的‘妙计’呢?说来听听。”

“我的妙计是集思广益,晋城虽非大城,军民也有数万,总能找出一两个能人吧?”

“贴告示?”崔腾问。

东海王看了一眼皇帝,笑着摇摇头,“城内人心不稳,贴告示会让大家更加慌乱,我的建议是这样:首先,放出风去,就说陛下已经秘密派人出城求援,不管怎样,先稳定一下人心。”

“骗人嘛。”崔腾其实觉得这个主意还不错,嘴上不肯承认。

东海王也不理他,继续道:“其次,也还是私下里放出风声,说陛下仍需要一名备用的使者,或者自荐,或者推荐,不问出身,只要能逃出去就行。”

韩孺子也觉得东海王的计策可行,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应征的是一名普通百姓,谁会相信他携带的圣旨呢?”

“呃……那就加一条要求,不只自己能逃出去,还得带一位大臣。”

这样的条件过于苛刻,几乎不可能招到合适人选,可韩孺子别无它法,于是点头,崔腾马上道:“我去传风声,这事我能做。”

崔腾跑出去,东海王又道:“我自己肯定不行,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

“谁?”

“林坤山,陛下一直带着他,也该用上一用。”

希望立刻变成失望,韩孺子摇头,他宁可将希望寄托在武功高手身上,也不会再相信望气者。

中司监刘介引入一名军官,原来匈奴人又在城外列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