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皇宫在上官将军的掌握之中,我顶多找不到宝玺,但凡有一点线索,还能逃出去不成?”
“你不是来谈判的?”上官盛疑惑地问。
“我是来谈判的,倦侯不灭,数日之内帝位必然归他所有,到时候宝玺也就没用了,上官将军应该立刻派人去与崔太傅接洽,商谈合攻倦侯之事,动手越早越好。我留在宫中当人质,顺便为上官将军找回宝玺。”
上官盛本应找人商量一下,可他现在不相信太后,只能自己做决定,想了好一会,说:“那就先灭倦侯,明日清晨可以出兵。今晚子夜之前,你给我找回宝玺。”
一提起宝玺,上官盛果然减少了对进攻倦侯的怀疑,林坤山笑着点头,“让我去见杨奉吧,若能劝服他,将是望气者的一大荣幸。”
第二百六十一章 高山仰止
杨奉是所有望气者的敌人,因他被抓或被杀的江湖术士有数百人,直接死于他手的望气者就有七八人。
“打败你会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耀。”林坤山笑吟吟地说,“顺势而为,从前你的势太强,我们没法动手,派刺客?那不是我们的风格,淳于恩师说过,‘势者无形,观者有形’,只要耐心等待,总能等到自己所需要的大势,即使它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只要紧紧抓住,就能实现之前看似不可能的目标。”
杨奉靠柱而坐,身上缠着绳索,身上明显带伤,目光冷漠,对望气者不理不睬。
相对于谋士,上官盛更相信直接的武力,怀疑杨奉得到宝玺之后,立刻对他加以严刑拷打,甚至亲自动手,结果一点线索也没问出来。
杨奉没有被关进监狱,而是被缚在太祖衣冠室外面的一根柱子上,上官盛怀疑杨奉就是在这里得到宝玺的,已经搜了个底朝天,还是一无所获。
林坤山坐在台阶上,扭头就能与杨奉平视,轻松地吐出一口气,“你的失势只有几天,一旦倦侯进京,杨公就是天下最有权势的太监,不过——”林坤山笑着摇摇头,“你得保证自己能活到那个时候。”
杨奉盯着自己的脚尖,“淳于枭派你来?在我见过的望气者当中,你的水平顶多算是二流。”
“这就是势的重要。”林坤山对杨奉的贬低毫不在意,甚至还有一点兴奋,庭院里没有别人,他可以畅所欲言,“腰缠万贯的时候,官老爷见你也要客气三分,等到一贫如洗,挑夫商贩也能喝斥你几句。林某固然不是一流的望气者,可杨公更不是从前的自由身了。”
林坤山无端地长叹一声,“气势流转不休,人生境遇就是这么不可捉摸。好比上官盛,伯父上官虚若是再强势一些,也轮不到他今日独掌宿卫兵权;好比崔宏,他若是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本应左右逢源,也不至于只剩下东海王这一条路可走;还好比倦侯,势之起伏,在他身上最明显不过,就在明天,若有北军及时相助,他是英明神武的皇帝,若无,他是狼子野心却遭天谴的废帝。此时此刻,谁能看破倦侯明天的命运?”
杨奉静静地听着,“这就是望气者扰乱天下的目的?让‘气势流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