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揭一凤也奇怪,那时舜乡军还没有到达郏县,他们早早的就准备伏击了?这流贼的打法还真让人有些不适应。
揭一凤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用千里镜仔细观察山下边的动静。有千里镜就是这点好,站得高,看得远,埋伏在山那边的大股流寇丝毫没发现这边的揭一凤等人,而揭一凤他们,则可以从容不迫地观察流寇们的动静。
不过千里镜珍贵,温达兴的夜不收千总内算是配得多,也不过一队人一副。
“流贼有什么打算,怀着什么心思,该抓几个活口来问问才是。”
揭一凤心里想着,将千里镜投向山下面的平原,环顾河流两岸,都没什么人烟,到处只剩残屋断墙,四野一片萧条。若是捉生,最好在汝州东面地带抓,越靠近汝州,那边流寇越多,便是抓到手,也有与众纠缠的麻烦。
而且,最好抓些流贼的哨骑,那些哨骑,比某些军官懂得还多。
揭一凤眺望良久,与粗壮的外面不同,哨探时他极为冷静,他们四人,已经在这山上潜伏三天。三天之内,都在时刻关注河两边山地的动静,没有离开这周边的地带。
忽然,山下有了动静,约有十骑从丘陵中奔出,往郏县方向而去,看他们的样子,定是流寇中的哨骑。
一个夜不收低声道:“凤爷,要不要跟上,抓几个活口?”
揭一凤一声怪笑,说道:“这些流贼的哨骑去得好,正好抓几个活口问问情报。”
他身旁几个夜不收都现出兴奋的神情,虽然对方有十人,己方不过五人,不过却没有任何人现出紧张畏惧的神情。他们是舜乡军中最精锐的兵种,特别经过崇祯十一年那场残酷的战事,各人不论是身手还是心理素质,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原先揭一凤“板凳”的外号在队内已经没人叫了,除了伍内,甲内原来的兄弟外,现在队内夜不收们,都尊称揭一凤为凤爷。
揭一凤环顾自己的几个部下,他眼中闪动锐利的光芒,他压低声音说道:“兄弟们,跟上那些贼寇,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舜乡军好汉的厉害!”
几个夜不收低喝一声,揭一凤一挥手:“上马。”
他们几人敏捷地跳上马匹,他们身上马上背负各样兵器,长短备齐。五人中,便有数种不同的兵器,两个弓箭手,二个手铳手,一个鲁密铳手。
劲弓强弩,便于无声无息偷袭敌人,杀敌于无影。而现在的舜乡军手铳,都是燧发样式,击火便利,口径大,马上步下搏战,那几步,十几步之内,威力强劲,比马弓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