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斗简单地说了几句:“野外作战,讲究堂堂正正布阵列队,以万千人合为其一,单打独斗终是无用。故我舜乡军选兵只用乡野老实之人,那些有武落选人等,或是油滑,或是伶俐,此些人等,临事怕死,甚至倒执矢戈,动荡军心,选入军伍,有害无利!”
“大明各军往往一击而溃,积骄玩,无斗志,便是兵痞兵油充斥之故!此些人等,便是再有武勇,末将也会一个不留!一万弱兵,不如一千精锐。”
王斗的话说得很直接,在场各将神情各异,薛国观只是点头,其实他心里很不明白,毕竟他对兵事不是很懂。
不过对王斗说的话,杨国柱,虎大威,王廷臣,曹变蛟等人都是深有感触,与王斗并肩作战的那段日子,他们已经深深体会到兵痞兵油对军队的危害。
吴三桂的脸上也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只有大同镇总兵官王朴不以为然。
看众人神情各异,王斗不知道方才自己说的话会对各人有什么触动。此时大明军阀化,各军头讲究的就是兵多,声势浩大,如此,手上的本钱才厚,好向各方要挟。
为了拉来兵员,良莠不齐在所难免,便如左良玉以后号称有兵百万,然左部降清后经多尔衮核查,其部战兵却不到三万。
但因为这种浩大的声势,也给左良玉带去了向各方炫耀的资本。左良玉再是天怒人怨,大明朝廷也丝毫不敢动他。
或许对很多军头而言,兵精不精不要紧,兵多就好。
孙传庭抚摸着自己三络浓密的胡须,忽然问了一句:“听闻舜乡军向无粮饷,敢问王将军,为何东路招收兵员,却应募之人如潮?王将军可否为老夫解惑?”
这个问题也是杨国柱等人关切的,听孙传庭这样一说,不约而同的,他们目光都是投向王斗。吴三桂与金国凤听说舜乡军竟没有粮饷,一怔之下,同样注目王斗身上。
王斗看了孙传庭一眼,施礼道:“原来是孙大人。”
孙传庭叹道:“老夫戴罪之身,不敢如此称道,还请王将军解惑。”
王斗略一沉吟,说道:“我东路以军户为贵,末将许可,新军只需服役五年,皆可许以东路之军户户籍,故而募者如潮。”
孙传庭抚须微笑道:“还有参军五年后,新军可分取田地五十亩,分给耕牛农具等物。”
王斗看了他一眼:“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