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歌颂道:“皇上圣明!”
对皇帝有可能任命自己为督师之意,杨嗣昌也在内心猜测到。他雄心勃勃,决心剿灭流寇,创不世之功,不负君恩浩荡。不过这事前,杨嗣昌流露出想调王斗随自己出战的意思。
崇祯帝当然同意杨嗣昌的意见,王斗这样的猛将不用,要用谁?
如狼似虎的鞑子兵都被其打得抱头鼠窜,区区流寇,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过王斗去年刚出战,今年回到宣府镇也不久,人困马乏,又新调任东路,诸事繁多,还是稍等一些时间,待其五千新军练出再说。观局势,好象还没恶化到那个地步,普通的官兵,也可以应付过来,只是需要一个得力统帅罢了。
……
杨嗣昌恭敬告退后,薛国观冷冷看了他的背影一眼,对杨嗣昌可能被任命为督师,薛国观是一万个嫉妒。可惜自己没有杨嗣昌那么“知兵”,不过薛国观有自己博取君欢的方法。
对于目前的财政困难,入不敷出,薛国观尽思竭力,想出了一个妙法。
“爱卿有何妙法,速速道来。”
崇祯皇帝果然很欢喜,他整日为粮饷发愁,任何方法,崇祯皇帝都是欢迎的。
“借助?”
皇帝很惊愕。
“正是!”
薛国观从容不迫地道:“京师富户甚多,大明养士数百年,此朝廷危困之时,正是士绅豪族报效国家之时。臣之借助,便是发行借券,让官员富商捐献钱粮,以度国家燃眉之急。相关条文,臣己详细载于疏上,若皇上同意微臣之策,外廷官商,尽数包在臣的身上……”
他犹豫了一下:“至于皇亲国戚,非得皇上亲自出马不可。”
第351章 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