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愔挥手示意,一个侍卫立刻跑过去打开了由钢铁铸造的大门,粮仓里的全貌也被众人顿时看了个一清二楚,只见高达十米的粮仓中,小麦从门口延伸到十几米到了澜沧尽头,如同一座小山一样堆砌起来,让人震撼,长孙无忌和李泰当下惊讶的合不拢嘴。
李世民惊讶过后就是欣喜,他进了粮仓从地上抓起一把麦子,赞道:“这麦子圆润饱满,颗粒很大,比长安附近收取的麦子还好呀。”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是啊,陛下,若是整个大唐都能种上这种麦子,那岂不是万民之福。”
李愔真想一脚踢在长孙无忌的屁股上,这两万亩地的种子就把他累的要死要活了,还在大唐全部种上,那他什么不用干了,专业搞运输算了,李愔本来的打算就只是想保证自己田产上的粮食种植,不要说供应大唐,就是供应益州都有些困难,他接下里的打算就是让益州的百姓用他收获的小麦做种子,他购买的这个麦种是高产种子,不是杂交出来的,所以这些麦子完全可以做种子使用,谁说效果肯定不如第一代种子,但总比唐朝的种子强多了。
“愔儿,你怎么看?”李世民注视着一仓库的麦子说道。
李愔道:“父皇,长孙阁老的想法是没错,只是却不太可能,愔儿的田产上小麦之所以可以收获达到七石,原因并不单单在于麦种,还有肥料的充足,土地的肥沃,灌溉便利,再加上悉心的照料,这才让亩产达到了七石。”
“六郎的话是没错,但也不能忽略这麦种的因素吧。”李泰插嘴道。
李愔无所谓道:“如若不信,四哥大可以走的时候带上一批麦子,到了收获的时候自然可见分晓。”李愔的话是实话,小麦的高产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水肥充足才能高产,种子只是其中一项,如果这批种子按照唐朝人那种自然生长的模式来种,能收个两三石就不错了。
李愔如此坦荡倒是让长孙无忌和李泰糊涂了,难道真如李愔所说的那样。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儿,接着道:“再去别处看看吧!”
……
接下的几天,李愔又带着官员们见识了焦炭的制作,并进行了现场炼钢演示,又把赶制出来的活字让众人看了,这活字是原始的泥塑活字,并非李愔印刷坊的印版,但即使这样也让李世民大开眼界。
在益州待了五天,李世民是在益州巡视了五天,这些工坊中的技艺看过之后,他又到了各个县城村落转了转。
这天从杨树村回来后,李世民把李愔叫到了行宫,“父皇这次南巡益州的因由,你应该知道了吧!”
李愔点了点头:“他们无非是嫉妒儿臣从罗安国得到的技艺而已。”接着李愔把一本册子掏了出来,“父皇,这本册子就记载了这些技艺,儿臣现在献给你!”
李世民接过册子:“这些都不重要,朕想问你这罗安国到底是在何方?能否让大唐和这罗安国互为通商?”,李世民亲眼见到这些技艺感到震撼的同时,也对李愔背后的罗安国越来越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