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页

翁文灝的话让吴景超目瞪口呆,以致他一时间居然忘了反驳。待他提到法国时,他才回过神道:“咏霓兄,你一定是看了杨竟成写的那些东西。你难道不觉得杨竟成写的那些东西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吗?他自己就是一个贵族,当然要为贵族说话。所谓的民主是文明的堕落,根本就是那些达官贵人维护自己专制权力的一个借口。”他说罢又对着翁文灝摇头,苦口婆心的道:“咏霓啊,杨竟成的东西很邪恶,你以后还是少看为好。”

“我只是随意翻翻。”不知如何,承认自己看过杨竟成写的东西让翁文灝感觉是一种罪过。

“随意翻翻也不行。”吴景超坚持,“他的东西带着一种毒,多看几眼就会彻底毒化。我认为在新的国家,一定要禁止杨竟成这一套理论流传。”似乎感觉自己说的太多,吴景超又道:“哎,不提这些了。我和适之还是以前那句老话,和,比战难。这个国家以后变成什么样,全在咏霓你一念之间。”

“我知道。”翁文灝点头,但一会他又自嘲:“说的好听是和,说的不好听是投降,我真是……,说不定以后跪在岳飞庙前的就是我?”

“所以适之说非有大智慧、大魄力伟人不可担当。”吴景超鼓励着。“就当下这种时局,此任非咏霓你莫属。且以古观之,哪次不是成王败寇?等这个国家真正自由了,人民会理解你的。”

“可万一杨竟成他们……政变呢?”翁文灝再次回到现实,说着自己最担心问题。

“不会的。这几次下来,杨竟成的底线就是法律,只要我们不违法,一切合符法律程序……”

吴景超话还没说完,翁文灝却问:“可法律没有规定我们可以投降啊?”

“那要如果这是稽疑院全体代表的一致决定呢?”吴景超反问。“不管美国人以后会做什么,只要美国军队占领了沿海各地,那些人再怎么反抗也是无力回天了吧。”

第004章 汇报(一)

“民主国家所谓的三权分立、或者说所谓的制度决定论其实是个笑话。就像你没办法用鹅卵石砌成一栋大楼一样,你也没办法让一群完全自私的人建立一个稳固的国家。即便建立,国家也是摇摇欲坠的,一旦有外力冲击,这栋看似雄伟的大楼就会土崩瓦解……”

通化大学堂内,每月都要来上一课的杨锐正在给学生们上课。只是,碍于当下形势,几个学生高举手提问,其中一个得到准许后起立道:“请问先生,您说的是我们中华吗?”

“你看我们像吗?”杨锐笑着反问,这些十四五岁的毛头小子在他看来幼稚的很,但却不乏年轻人勇气和聪慧,相信悉心培养后,这一代人将具有真正的美德。

“学生以为非常像。”年轻人一本正经的点头。“稽疑院和内阁诸公与虎谋皮、以邻为壑,定会重演当年宋金海上之盟,日本一去,沿海诸省无险可守、膏腴之地旦夕不保。”

学生的回答并不出人意料,杨锐追问道:“那你说说,为何京师诸人会重蹈宋人覆辙而不自知,反而认为自己做的非常对。”

“这……”对于未经世事的年轻人来说,这个问题显然太深了。虽有几个学生起立答“京中诸公太自私了,”“那些草包害怕了”之类,杨锐还是摇头。见学生半天都说不到点子上,他只好叫上来一个老实学生,低语两句再让刚才那个提问的学生也站上来,之后就笑退一旁了。他这边笑,先上来那个学生突然打了提问学生一耳光,“啪!”的一声,声音异常响亮,提问学生嫩脸当即红的发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