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则是老办法,通过数次海上决战大量杀伤美国军人、开展政治宣传攻势,迫使美国投降。
平心而论,这三策只有后两者有效,杨锐最最在意的就是禁止输入刚果的铀,虽然美国和加拿大也有铀矿,但那并不是富矿。
——岛田繁太郎问话之际,杨锐心中略过日本人提出的三策,他还是不想告之中国已有用砗磲石“制造”混元弹,每次想到砗磲石杨锐心里就笑,王季同想出来的东西还真是有迷惑性。
“岛田将军不必担忧,美国人的轰炸机炸不到日本,也炸不到天津、葫芦岛、大连这些造船厂,甚至南京都够不着。”
“阁下,可我国有确切的消息表明米国正在研制航程达三千多公里的轰炸机。”岛田繁太郎着急道。“并且这种飞机已经在圣迭戈试飞……”
“那是联合飞机公司的b-24。”杨锐费尽心思研究过美国的远程轰炸机,b-17、b-24,还有b-29、b36,前两者轰炸半径也就只有一千五百公里左右,后者才是致命的,但后者出现的时间很晚,“你们把消息弄错了,真正对我们有威胁的轰炸机只能是波音公司产的。所谓的三千公里的轰炸机,只是b17-招标前的陆航的要求。现在美国人把这些东西漏出来,目的就是要让我们铤而走险挑起战争。”
听闻自己获取的情报是美国人故意泄露的,岛田有些捉急,但见杨锐居然连飞机型号都知道,又不得不信。伏见问道:“阁下,消息确切吗?这是我国牺牲了几个情报人员才……”
“去年我就说了,对美情报必须合并,你看,白死了人吧。”杨锐很是鄙夷。“美国能生产轰炸机的几家公司我们很熟悉,波音公司创立的时候西厂还入了股,里面有不少爱好和平、愿意无偿帮助我们的美国友人。超远程轰炸机,只要盯着波音、道格拉斯、洛克希德就好,发动机盯着惠普和莱特就行。
另外以我掌握的情报,陆军法案二十二亿中的两亿,就是用于拨款给飞机公司设计新轰炸机的,新轰炸机还在试制,要明年才能看到原型机,竞标后修改,后年才能定型生产。从现在算起,这型飞机真正装备部队最少还需两年,弄不好是三年。”
杨锐说的如此详细,几个日本人全都动容,闲院站起身,双手一振道:“战争最多还有三年?”
“差不多。”杨锐点头,情报局和商情局给他的判断也是三年。“如果有意外事件,两年也说不定,主要是看现在在华盛顿的谈判。”他说罢又看向伏见,“贵国的大和何时能建好?”
“大和……”即使知道大和与中国的天津卫一样仅仅是引诱美国人上当的饵,可每次想到六万五千吨的排水量和九门460巨炮,伏见都觉得心头火热,奈何。如此巨舰只是摆设。他有些黯然道:“也在三年之内,如果要加快,明年初便可下水,后年上半年可入预。”
“那就加快!”杨锐道,而后又说了让伏见无比心痛的话:“这种做样子的摆设不必绣花一样造的精益求精,我们还是尽早执行下一步计划为宜。”
虽然明白战列舰已经无用,但日本人本着造了就要造好为念,规规矩矩的设计建造,如此下来速度慢、造价高,而海军设计局和南京造船厂在海军办公室的授意下,能省能省、能快则快,天津卫战列舰今年便可下水,明年九月便可入预,至于何时形成战斗力,这个没人关心。
“下一步计划……”伏见想到该死的诱骗计划后半截,道:“真的要这样吗?”
“必须的。”杨锐道。“我们要让美国人乱了阵脚,说的不好听,就是要恐吓美国民众,看看他们知道我们是用钛合金做战舰装甲会是什么反应。还有460的炮弹,不单要对民众展示还要当众进行实弹射击——就按计划上说的,架块装甲,再用主炮将其击穿。哪怕废掉根炮管,也要让美国人知道他们的装甲防护不够厚。这种事中国不好做,你们出面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