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页

杨锐这么一说闲院就失望了,但伏见却担心道:“阁下,我最担心就是米国人单独和贵国签约,然后对霓虹发动战争。”

“这不可能!”杨锐摇头,“美国最终的敌人是我们,真决心开战他们是不会签约的。”

“阁下,如果他们真的这么做了能?”伏见还是不放心,再问,闲院也看了过来。

“打败日本对缓解美国的现状毫无助益,他们必须打败我们,肢解并毁灭这个国家才能解决美国当下的危机。”杨锐之前也担心这个问题,但他感觉自己多虑了。

“米国为何不会先与贵国签约,击败霓虹再找借口与中国开战?”伏见再问。

“因为美国人还没有堕落到失去这点操守。”杨锐答道。“这事情放在意大利身上完全可能发生,放在德国身上……如果他们的领袖是个狡猾的陆军下士,也会发生,但放在美国身上不可能发生。对于年轻人来说,战就是战、和就是和,虽然凶恶但不卑劣;只有老人才会那么在乎谋划和算计,可这虽然聪明,但却下贱。美国是西洋诸国中最年轻的,一旦罗斯福这么做了,我们就真可以放心了。”

第040章 架势

杨锐对美国人行为之解释让日本人有些错愕,他们的榆木脑袋很难与杨锐共鸣,东方讲究“算”,但更加年轻的西方却推崇“力”。即便是务实功利的英国,也不会与一个大国签约后又突然反悔开战,何况是更骄傲的扬基佬。以他们的政治操守和邦交传统,即便罗斯福想这样做,国会和舆论也会反对,这毕竟是整个国家的外交行为,不是几个魑魅魍魉就能操纵更改得了的,而等美国人全部转了性子,那战与不战便毫无意义了。

看着日本人无法理解自己的意思,杨锐不得不再次开口道:“要彻底打垮一个国家,不是杀人劫财、割地赔款,而是要让她失去道德操守。具体言之,就是要每个人变得非常聪明,聪明的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而不在乎道德和信仰。他们的国民最好深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最好常常把‘道德值多少钱一斤’挂在嘴边……”

杨锐说的很具体了,可陆军的马鹿看似还是不解,他不得不打了个更具体的比方,“见过修房子吗?应该是见过的。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幢大楼,那国民就是大楼的砖石。我们把大楼推倒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只要砖石还在,大楼照旧可以重新建立。而以现在的国际舆论,我们无法像消灭印第安人那般把砖石全部毁灭,这就只剩下一个办法:让每一块砖石变得更聪明、磨的更圆滑。砖石必须是方的大楼才能稳固,可一旦他们懂得尔虞我诈,变得聪明圆滑,大楼就要摇摇欲坠。

美国人越狡诈,我们就越该放心。越是聪明人多的国家,内部就越是倾轧。他们的算计不是用在敌国身上,而是多用在自己身上,这样的国家再强大,也仅仅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们没开战,他内部就要乱成一团,开战后略有小胜,投敌者将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而且这都是最聪明的那些人、喊口号喊的最激烈的那些人。大厦将倾之际,他们必会与我们接洽,为自己以后留一条后路。

美国的最终强大不在于工业,也不在于财富,而在于国民的淳朴和对基督的信仰。只要有这样的国民,这个国家是无论如何也打不垮的。工业可以重建、财富可以积攒,但淳朴和信仰一旦失去就万难寻回。作为敌国,我们就是要让美国走向这个方向,然后万劫不复。”

杨锐说的是美国,可在稍微聪明一些的伏见宫看来,这似乎说的是中国自己。中国人也是聪明的,还未开战,其内部就倾轧甚重,投敌者已成国家总理。杨锐见伏见目光闪烁,知道他想的是什么,便笑道:“中国方方正正的国民不少,但圆头圆脑的国民也多,特别是江浙、直隶、山东、河南和陕甘。这次大战就是试金石,必须把那些鹅卵石挑拣出来。作为一个国家领袖,重要的不是一次战争的胜负,重要的是教育国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杨锐的胸怀让伏见敬佩,可他还是担心战前准备不足,特别担心所当其冲的日本遭受空前损失。他道:“阁下,可要是我们输了呢?即使不输,那又要伤亡多少国民?”

“我们不会输!”杨锐笃定。“至于国民的伤亡……,一个民族必须用自己的血铸造自己的魂。只要他们死的有价值,那就不会是无所谓的。”

伏见还想再说,却发现身边忽然响起鼾声,扭头才发现闲院亲王已经睡着,老东西吃饱喝足再舒服的一坐,自然就打起了瞌睡。他的副官正给他盖上薄毯,却没想到这名副官盖完毯子忽然对杨锐和伏见鞠躬,他用极为生硬的汉语道:“鄙人石原莞尔,谒见公爵大人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