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需要看华盛顿的支持程度。”胡适道:“如果华盛顿能够给国内足够的压力,让稽疑院代表感觉开战必败,他们是会放弃东亚同盟的。新内阁对此也会呼应,比如刚刚通过的削减军费案就是一种呼应。新内阁可以保证:除了之前通过的那两艘战列舰和其他一些舰只外,不会再让一艘军舰下水。”
“包括潜艇?”谢伟思当即追问。和德国联合研发出柴油机远洋潜艇的国家,很让海军忌讳。
“可以包括潜艇。”胡适当即肯定。“新内阁不会再增加任何军费开支。”
“另外,如果可能,华盛顿还需要了解中国军队的相关情况。”听到胡适的保证后,谢伟思终于有了些兴奋,他的心提了起来,打算乘胜追击:“比如军队的实际数量、编制、武器性能等等。只有完全了解中国军队的全面情况,华盛顿才会认为中国是没有威胁的,这点虽然让人难以接受,但却是至关重要的。”
“对此我表示理解,同时我认为为了中美两国的和平,任何代价都是可以接受的。”胡适诚恳道。“如果咏霓不同意的话,我将想办法说服他同意这一点。”
“博士,还有情报局。”拉铁摩尔在一边提醒。“情报局能不能换上新内阁的人?”
“这点……”情报局确实是一枚坚硬的钉子,张实掌管情报工作三十年,根深蒂固,而且这个部门是对外而不是对内的,因此内阁难以找到借口将其调离。“非常非常非常的难。”胡适一连用了三个非常。“情报局不是国安局,即使能换上我们的人,内部我们也无法掌控,这一点我只能说尽量,但不要抱太大希望。”
“如果情报局不是新内阁的人,那上面所说的……”拉铁摩尔看了谢伟思一眼,“根本无法做到。如果有人对外透露了军队、武器诸如此类的信息,一定会被当作间谍逮捕。”
谢伟思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他此时也道:“是的,除非透露的消息是经过政府批准的,但我很难相信下面的将军们会把最真实的消息汇报给新内阁。”
“这件事情我们会好好商议、想出解决办法的。”被两人一提醒,胡适才感觉之前确实忽视了情报局,这也应该归罪于这个部门太过低调。“我只是希望知道华盛顿方面是怎么想的,我听说国会里有不少声音是希望战争的。如果新内阁上台,是否能改变这一趋势,重新签订海军裁军条约。”
“当然能够改变。”谢伟思笑道,笑容无比真诚,“华盛顿海军条约就是美国政府提出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军备。伦敦不再签订条约,也是因中日不肯解除同盟导致的。如果新内阁能够解散同盟,并让华盛顿得知中国并无敌意,当然可以再次签订海军裁军条约。”
“那我就放心了。”有谢伟思这句话,胡适心中的石头算上落地了。他通过兄弟会的关系、太平洋国际学会的关系虽然都得到过肯定的答案,可他们都不是政府人士。“那么是否能在竞选前,华盛顿方面对外发表一个正式声明,大致的内容是:如果下届政府由国民党组阁执政,华盛顿对和平充满希望,并认为应该重新组织一次海军裁军谈判?”
“我不能保证这一点。”谢伟思的话让胡适顿感失望,“但我可以全力争取。”
“我理解。”胡适也感觉自己是操之过急了,谢伟思仅仅是一个大使馆秘书,他当然无法保证这一点,这个问题只能由罗斯福总统决定。相通了这一点,胡适心当即放宽,又闲聊一会才告辞离去。
“真是可怜的人啊!”胡适和梁思成走后,书房里只剩下拉铁摩尔和谢伟思。想到胡适答应的那些近似战败的条件,谢伟思不由感叹了一句。
“越了解这个民族,你就越会发现,这个国家只有独裁者才能驾驭,可惜的是,华盛顿不知道这一点。”拉铁摩尔来华三十余年,并在中国四处旅行,要比一般在华外侨更了解这个民族,所以才有这样的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