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你长大要卖水果了?”程莐看着杨锐笑,把儿子拖了进去,“吃饭了,吃饭了。”她这边一喊,早就坐在桌前的另外两个小子就欢快的用筷子乱敲乱打,只是两岁多说话还不利索,喊了“吃”,没喊出“饭”,但客厅里的气氛却弄得一塌糊涂的,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他们看到杨锐敲的更是起劲,“爹”倒喊的响亮。
程莐忙把俩孩子的筷子抢过,再每个屁股上轻轻给了一巴掌,责怪道:“坐下吃饭,再闹就把你们关起来……”
一个老婆,三个儿子,坐在桌子边吃饭乍一看满满当当,这就是一家子了。杨锐每次看到这场景,心中都有些不习惯,毕竟他独行侠惯了的人,忽然多了这么多牵挂;想罢这个,又想到要是仙凤还在,一家人其乐融融那该多好。
“竟成,孑民家被人砸了,你真……”女人忽然道,从杨锐辞职后,她还是第一次提正事。
“吃饭吧。”杨锐不冷不热的回了一句。
第058章 报应
蔡元培家里也正吃着早饭,饭桌上除了妻子黄仲玉外,还有已故前妻王昭所生的次子无忌,黄仲玉所生的长女威廉、三子柏龄。这和杨家一样是五口人,不同的是,无忌十九,威廉十三,最小的柏龄也有十一岁,这么大的孩子都懂事。食不言寝不语,一家人安静的吃饭,不过一夜未睡的蔡元培明显没有食欲,只吃了两口就回书房看书去了。
杨锐这个总理一辞职,内阁解散后他这个学部尚书也当不成了,而稽疑院代表又屡次对各党派提交的总理候选人做弃权处理,使得政府一直由虞辉祖、谢缵泰为首的看守内阁管理。虽然,辞职以自清的行为在他看来是对这个国家不负责任的表现,但却没有多少人指责这种行为,反倒是几乎所有人把矛头指向他,认为是他想坐总理的位置,所以用“拿破仑第二、王莽第二”之语逼走了杨锐。他是整个事件的责任人。
杨锐辞职的次日帝国日报就给他封了一个“当世东林党”的外号,并认为总理真想篡权的话,开国那会就做了,何必等到以后。帝国日报是大报,所以算是客气的,一些追求发行量的小报则把他以前的往事翻了出来。着重说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拒俄时他根本就不想革命,只希望满清能出兵拒俄,这可谓是无识;第二件事是杭州举义后革命军大败于清军,他虽自杀以谢罪,却使得革命军士气大衰,根本没有后来总理那封电报所展现的决断和魄力,这可谓是无能;第三件事便是被俘后他受满清优待,一直苟活到北京光复,此时全国已基本在复兴军掌控之下,他完全是坐享其成,此所谓是无功。
一个无识、无能、无功之人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去指者一个有识、有能、有功之人,报纸上说这是嫉妒功臣、陷害贤良,根本就是小人行径。文人是无良的,特别在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骂的更是毫无顾忌、痛快淋漓,根本就不知道蔡元培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的。
舆论如此,各国的大使也对杨锐辞职表示不安,眼下布尔什维克正在和德国谈判,打算退出战争,而中国远征军因死守巴勒迪克,损失据称接近十万。此刻因为海运不便美国军队抵达欧人数不到二十万,德国人却开始从东线抽兵,各国政府都希望中国政局能尽快恢复正常,尽早对欧洲增兵,是以对杨锐辞职从根本上反对。为此,各国学者都对中国现行政体进行论证,认为眼下中国最合适的就是一党独大,开明专制;日本人也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居然还邀请杨锐去日本出任总理大臣。
舆论、洋人,两者互相配合间,稽疑院诸多代表也开始表示不满,一些代表公然宣称:民主不能当饭吃,自由不能拌菜炒。现在国家不是实现民主和自由的问题,而是满足温暖和富强的问题。只要能让百姓穿暖、吃饱、有钱、不受欺负,那谁就是中华的圣人。百姓要的是农技员,要的不是东林党。
潮水般的反对和变着法子的诅骂,让蔡元培本就敏感的神经倍受折磨,昨天晚上更有几个激进分子在宅子外扔砖头,他一晚上都没睡好。与杨锐刚刚辞职那会的心情不同,此时蔡元培有一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委屈。
以虞自勋和他讨论的结果看,杨锐是比皇帝还要可怕的独裁者,因为即使是皇帝,也必须遵守君君臣臣的儒家规条、种种祖制。可杨锐完全没有这个顾虑,革命的时候想杀人就杀人,严州的地主、会内的异己分子,都因此死了不少;土地政策说好了只减租的,可后来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没出几个钱就把地主的田全给征了,因此抗命而死的人据说有好几万。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手中不但有政权还掌控思想,这就使得他不但是一国之长,还是民众心中的神祗,不但平头百姓信他,读书人也信他。前明太祖朱元璋头上还有一个孔子,在杨锐头上连孔子都没有,长此以往,他只会变成一尊活着的神。
手中拿着一本书,可半天了还没看见去一个字。蔡元培愣神胡思乱想间,妻子黄仲玉进来了,她将泡好的茶放在书桌上,而后从背后靠着他的肩柔声道:“孑民,我们还是回老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