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卑来沪上多日,北京、天津发生的事情他都是通过报纸了解到,看着那些被炸的粉身碎骨的革命党,他不由的对于眼前的孙汶领导下的革命者深表敬佩,不过作为一个军人,他不得不说了一句,“可是孙先生,据我所了解,他们虽然很勇敢,但是却没有阻止清国政府的这一计划,甚至,没有哪位大臣因此死亡。”
“不。布加卑先生,牺牲并不是为了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只是希望通过牺牲,激起更多人的革命欲望,然后他们就会和我们站在一起。”孙汶到沪上的时候,也收到了刺杀再次失败的消息,不过他并次并不在意结果,他要的其实只是牺牲,牺牲的越多,血流的越多,那么投身革命的人也就会越多。
布加卑少校还是无法理解这种“牺牲是为了让更多人革命”的理论,他只好点点头,让文书把孙汶的这几句话记录下来。
孙汶只觉得把他镇住了,笑着高声道:“在今年的七月,我已经在东京组建了全国性的革命团体,在中国的十八个省份,都已经建立了分部,这十八个分部今后将会领导各省的起义。而我这次赴南洋,也是为了建立南洋的同盟会支部,届时,海内外将会有四十多个分支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名革命骨干,虽然他们都有着旺盛的革命意志,并对推翻满清政府矢志不渝。不过,我还是希望法国的同志来指导他们,这样革命才能早日获得成功,一个法国式的共和国才能建立。”
几百万、上千万的数字把布加卑少校吓了一跳,在孙汶说完之后,他道:“孙先生,真的有这么多革命骨干吗?”
“是的。为了保守起见,更为了不欺骗贵国,我已经把这个数字说的很少了。事实上,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千多万的革命者,他们分布在中国的各处,但他们都听命于我。而这次,之所以请布加卑先生来,就是想让您的部下和我的部下,一起去点验各处的革命者,相信这样会让你们相信我的实力。”
看着目惊口呆的布加卑,孙汶笑了起来,他说的其实各地的会党,中国会党的数量其实他也弄不清有多少,但为了镇住法国人,他不得不说了一个上千万的数字。而布加卑这个法国科班出身的参谋官,真是没有见过这么庞大的革命组织,法国的人口只有四千万不到,可孙汶的革命骨干就有一千多万,这让他无法想象。
他让文书仔细的把这些信息都记录下来,然后道:“孙先生,我想我还是应该把这次的谈话汇报给国内,然后才能确定怎么答复你。就我个人来说,我很钦佩你的共和理想,更认为法国应该帮助中国进行革命。”布加卑表明自己的立场,而后问道:“孙先生,我想知道,另外一个革命组织复兴会,他们和你有联系吗?在中国,有很多关于他们的报道。”
“他们正在要求和我们合作。”孙汶笑的更加和蔼,肯定的道:“在上一次的沪上血案中,他们很多骨干牺牲了,他们的领袖王季同也受伤了,并且作为一个地方性革命组织,他们很希望和我们合作。我相信,很快我们就会变成合作关系的,甚至,不久的将来,两个组织将会合并……”
法国在中国情报处年初才刚刚成立,七月份的时候,布加卑被任命为情报处的处长,这么短暂的时间里,戴着天主教和文明人有色眼镜的高卢鸡们完全不了解中国,和孙汶的谈话也是跟着他的节奏走,一个小时之后,他们被孙汶亲切的送走了。
法国人走后,待妾阿芬把新近收到的电报交给了孙汶,看过陈少白从香港来的电报,他之前的好心情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陈少白在电报中用暗语说道:李纪堂、黄世仲已经和谢缵泰一起去了沪上,他们怕是和复兴会联系上了……
让孙汶忧心的谢缵泰、李纪堂等人,已经在沪上的龙门客栈住了好几天了,他们在入会之后一直希望能和会长竟成先生见面,杨锐到沪上不久,便被俞子夷领到了此处,看过相关的简报之后,他便敲响了谢缵泰他们的门。
俞子夷最先进去,对着屋内诸人介绍道:“这位就是会长杨竟成先生。”
因为杨锐在天津的耽误,谢缵泰几个早就等了许多天了,此时说是会长亲来,他们顿时都起了身,打量这个神龙不见首尾的杨竟成。只见此人三十岁上下,甚是高大健壮,对着诸人微笑着,拱着手施礼。
杨锐的作态让屋中诸人新生好感,其实即使是久居海外的谢缵泰也不喜欢洋人的握手礼,他只觉得泱泱中华,什么没有,西洋那么多东西不学,偏偏学这种礼。双方正在打量时,俞子夷介绍道:“这位是谢重安先生,这位是李纪堂先生,这位是黄世仲先生。”
三人的年纪都在三十多岁左右,其中一身西装,有些洋人做派的当是谢缵泰,而中式打扮,胡髯修长一脸富贵相的是李纪堂,最后那位戴着眼镜,一身书卷气的是黄世仲。几人都是南粤白话,杨锐很难听懂,实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大家只能是笔谈了——在没有普通话的年代,唯有汉字是相通的,所以笔谈是不同地域士人交流的唯一方式。不过笔谈一会,杨锐就和谢缵泰就用英文交流起来,如此说话倒是便捷了许多。
“在沪多日,真是深有感触,特别是明白昔日革命为何不成功了。按照我们复兴会这样的发展,囊括天下是易如反掌。只是还有一事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