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待虞辉祖算完,他才道:“含章,这东西,十多年前就出来了,而用在洋汽车上面的那种都有三十四年了,现在我们说的柴油机只是汽车上机器的一个变种,几十年下来技术都很成熟,就是有不成熟的地方,华峰先生也在德国那边解决了。现在的情况是,除了里面用到的钢我们暂时造不出来,其他的都没问题。就是有问题,也只是造的要比洋人的大一些,可这东西装在船上,大一点也不碍事。”

听王小徐说到这东西已经有几十年了,虞辉祖才似乎有一些相信,不过他还是问道:“可是这烧油的价钱差的也太离谱了啊,同样一条船,可要比蒸汽船多花一百二十块前。”

“这个东西不烧火油。”王小徐强调道。

“不烧火油烧什么?”

“柴油。”

“柴油?”

“是。柴油。”王小徐强调道:“含章兄,柴油机就烧柴油,不烧火油。柴油就是炼油厂炼剩下的废油,这东西没人要,一般都是倒掉的。真要是买过来,一吨花不了十块钱的。”

听王小徐说这东西只要烧十块钱一吨的费油,虞辉祖很是吃惊,“真有这么便宜?”

“确实是这么便宜,现在叶家不是在做火油生意吗,你回头打听打听就知道了。”王小徐不急不缓的说道,他知道要一个人忽然接受这个还是有点难的,一般人看来,蒸汽机已经让人很难理解了,现在又出了个柴油机,更是让人惊叹。

“竟成的意思就把他江南船坞盘下来之后就造这种柴油机船吗?”

“是个,他有这样的意思,但是现在蒸汽船还是主流,所以两种船都造。不过重点还是多造柴油船,柴油也和美国那边讨好了,要多少他们就拉过来多少,他们还怕这东西没人要呢。开头一船他们说白送给我们。”王小徐道。

“白送?这洋人……”

“洋人不傻,等我们用好了他们再提价啊,不过这东西很少人用,提价也提不到哪里去,十块都算贵的,真算起来,一美金一吨的原油,除掉挣钱的火油、汽油,这柴油拉到上海,五美金算是贵的了。”王小徐说这里就不说了,其他他心里还有话,在伦敦炒国债,就是和标准石油公司下面的大通银行一起炒的,要不然在英国人生地不熟的,即使能有信息能赚到钱估计都带不走。杨锐借着广播的关系拉上了美国人的线,又借着这条线在伦敦当保护伞,这才能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哦。我之前还怕接手之后要亏本呢。想不到用这东西就能赚上钱,”虞辉祖听着王小徐的话,很是兴奋,又道:“走,还是跟我一起去朱先生府上吧。今天正好约了人谈江南的事情。”

“朱先生?”王小徐一愣就明白了,能让如今这么牛气的虞辉祖喊先生的也估计就只有朱葆三了。他忽然想到另一件事情,便道:“好啊。我也去看看。”

朱葆三也是宁波人镇海人,十四岁到了沪上五金店做学徒,白手打拼出一份家业,其一生有两个贵人,一是同是宁波人的叶澄衷,二是沪上道台袁树勋,前者让他慎裕五金店更上一层楼,而后者则让他掌握着庚子赔款支付前的划账权——庚子赔款由沪上支付给各国,各省赔款都汇集到沪上,在支付前账户上常有两百万两各省划来的赔款以及沪上江海关六百万的关税,这八百万两可以在划走前转借给沪上各大钱庄,生息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