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是的。日本人一直在调查我们。”王小徐轻声说道:“甚至,邹容的《革命军》大部分也是日本人所作,或者说是日本人帮其所作。”

王小徐的话语顿时把蔡元培惊的跳了起来,他指着王小徐说不出话来,“你……你这是……你……”

王小徐一脸平静,没有在意他的惊异,“确实如此!他们去大同书局出书的详情,炳麟已经告知我了。之前所有的书局都不肯印这本反清之作,后面是邹容的以前在东亚同文书院的同学介绍他到大同书局的,印的时候价钱也收的很低……”见蔡元培还是一脸的不相信,王小徐道:“我不是说蔚丹是日本特务,而是说他因为年轻、思想也反叛所以被日本人趁机利用了。壬寅年(1902)年,他自费到了东京补习日语的时候就是在东亚同文学校,明明是学日语的地方,可是给他学的却是诸如民约论、法国革命史、美国独立……”

“学这些本来就很正常,日本接触西洋比中国早,书院里有这些书没有什么不……”王小徐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蔡元培打断了,他还是无法接受邹容被日本人利用的观点。

“可这些在日本国内都是禁书!”王小徐一句话也把蔡元培给打断了,他通过潜入东亚同文学院的“萤火虫”更是了解了日本在中国国内的布局和渗透程度,加上杨锐在东北的事情,他现在已经有点谈日本而色变了。“日本现在是天皇制,说是开了国会,但还是专制政体,这一类攻击国家政体的著作一律不允许传播,当权者是不会让日本学生学了民约论来要求日本改革的。”

面对铁一般的事实,蔡元培这个向往民主和革命的革命者沉默了,他不是不相信,而是无法接受。他甚至在想自己脑海里那些已经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有多少是日本人有意灌输的,更可怕的是,他想到了商务印书馆新编的那些针对新学的教材,那些都是商务印书馆在和日本人合资之后,仿造着日本教材,在日本人的建议下编写的,想到不单是教育会的学堂,便是全中国的学堂都要用这些教材时,他顿时坐不住了,他道:“我要去印书馆!”

“你!”王小徐不知道他为何这么反常,说道:“事情还没有商量完呢。”

蔡元培一脸焦急,说道:“小徐,事情很大了,哎!我……”

“有什么你就说啊。”王小徐道,他看蔡元培还是很焦急,已经坐不住了。

“孑民,你这是到底怎么回事?”王小徐心细,感觉他不是因为邹容之事焦急,一定是另有他因。

见王小徐拦着自己,蔡元培一屁股坐在凳子上道:“之前编的教材可能有问题。”

“教材?”王小徐还是不解,他并不完全了解教育会的内部事务。

“就是新学的教材,教育会下属的学堂需要新的教材,各地官办、民办的学堂也需要新学教材,菊生先生(张元济)之前建议我们两家合编一套小学堂教材,我欣然同意。可是因为时间紧急,我们很多东西都只能参照日本的小学教材。另外,日本的顾问也提了不少意见。所以我担心这教材里面也是有很多日本人刻意安排的内容。”

“这事情急不得。”王小徐道:“教材只要没有下发就没事,就是下发讲的时候有所侧重也是没事。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不要把复兴会在沪上的实力暴露出来,一旦暴露将会被日本人侦知那以后就很危险,特别是教育会里面的青年团,你要给他们开会,让他们在邹容案期间不要参与进来。”

“这可能很难做到。”蔡元培道:“沪上报纸众多,一旦起诉,学生们不可能不知道。”

“不是不让他们知道,而是说不要他们闹起来,或者不要他们最先闹起来。青年团员要遵守会中的纪律,即使他们想闹,也要等其他学校现闹起来再闹。教育会关系到太多东西了,竟成就常说,可以没有钱,但是不能没有人。一旦太早出来闹,那么对教育会之后的发展不利。孑民,你这边要隐忍。”王小徐苦口婆心,生怕他一时激动就乱了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