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泰出来,道:“陛下,臣半年前与大皇子一同南行,见到了许多未见过的景象。富庶的地方,鱼米尽满,感叹陛下治国有方。

那时臣与殿下微服出巡,百姓和乐,只是感叹,殿下叹这盛世繁华,尽出于陛下之手。

而来到贫穷的地方,穷山恶水,亦或是天灾人祸,臣与殿下见过无数腐尸饿殍。

百姓抱着孩子逃窜各地,抱怨天地绝人、终点何处,却从未埋怨过自己走过的地方。

臣与殿下并非只是巡盐,更是体查百姓,替陛下巡了半个国土。要说对南方战事和民情的了解,臣以为,大皇子才是最合适的。”

李宣面色不改,只管听他说完。那一路,他确实见过不少,还记得自己曾混迹在流民的队伍里,亲眼看见过慢慢没了生息的孩子,变得冰凉,那饿成干柴的老母也还是紧紧抱着。

那些流民从大宇国的边境逃来,只是为了逃离战火,没了家,只知道在国土境内流窜,他们本来是有家的,只是因为战火。

南方的战火该消停下来了,百姓的生活不能再放在萧家手里,成为夺取皇权的把柄。

李宣站出来,道:“父皇,儿臣与勇盛侯确实游历过南方各地。即便是蛮荒之地,也见过祈求生息的百姓。儿臣愿带兵前往,替父皇收回疆土。”

郡王自请前去战乱之地,这是令人担心的。令人担心的不仅是那地方是否适合一位尊贵的皇子待,另一个令人担心的是,一个手握重兵权的皇子,或许也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皇帝不敢妄下决断,便听底下的大臣说。

本是难以决断,只见这时君淮出来,拿出来韩大将军的推举信,顿时引起一片唏嘘。

也有阴阳怪气的声音出现,“韩大将军即便是卧病在床,也不忘关心朝廷的事情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