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科”的设立说来也是一个巧合,原本谢时在福州时,为了协助韩伋派出的船队将来能够顺利航行到达美洲大陆,寻回新粮种,便已经开始和岑羽寻来的匠人们一起探讨制作航海钟和六分仪。

谢时回了乐县,这群还未研究出成果来的工匠自然也得跟着谢时走,再加上岑羽为了谢时能捣腾出更多捞金的产品,而为他组建的一支匠人队伍,一时之间,队伍之庞大,竟让谢时有了从前带师弟师妹们做科研项目之感。

正好这会书院老师不够,谢时一看,这不就是现成的指导学子们学习“格物致知之学”的“专家老师”吗?现成的人力资源不能浪费,正好也让这群饱读“孔孟之学”的书斋学子都来开拓一下视野,感受一番现代科学知识的洗涤。

你说,此乃杂学,非正经学问?正好,东沧书院本就是以经世致用“实学”立说和离经叛道闻名的。

从前谢时在福州韩家,曾同韩宁有过一场关于匠人的讨论,他一直叹息华国古代匠人并不是缺了发明创造的能力,只是手艺囿于服务贵族享乐,且地位不高,未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工匠之道自然就未能发展出专门的学问研究来,以至于在近代以来被西方人赶超,进而欺凌。

恰逢他来到此世,如今也有了改变的机会,便由他留下一丝火种吧,这是谢时设立科学课的初衷。当然,别看谢时此时立下了远大志向,等备课写教材的时候,谢时便发现以他的能力,这门课恐怕最后会变成面向小学生的科学知识普及课堂和现代农学知识课堂……

宋寿看完关于“科学科”的设立和“格致课”的安排后,笑道:“谢公子总有些超出常人想象的奇思妙想,这科学课乃一创举,虽说不可能人人都如谢公子那般身怀奇才,时不时便能创制出一些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实用之物,但习了科学之道,若是学子们能也得公子一二分才学,也极大受用了。”

韩伋将信妥帖收好,自然而然点头,“阿时遗世而独立,思常人不能思,万望书院师生不要辜负他的美意才是。”

等宋寿等人汇报完公务告退后,韩伋才有时间打开随着信件一同来的食盒,最上面一层放着一罐色呈墨绿、颜色发黑瞧着就颇为“黑暗”的东西。韩伋打开来看,没瞧出此物是什么东西。还是看了谢时随手附的一张纸条才知道,这是苦菜干。顾名思义,苦菜晒干后得到的菜干。

春日到来,龙峰山中野草勃发,谢时原先没注意到这遍地的野菜,还是看到百姓挎篮在山中采摘,问了才知,这是一种可以吃的野菜,因为味道极苦,当地老百姓们直接呼之苦菜。

然而苦菜味道虽苦涩难以下咽,却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还可治痢疾等多种疾病。这是谢时回去后翻了医典才知道的,寻常百姓自然不知苦菜有这么大用处,大多穷苦百姓不舍得看病花钱,于是一有点什么小咳小疾,便会摘些苦菜回家吃,大多都能缓解,后便养成了春日摘苦菜吃苦菜的习惯,盖因春日的苦菜刚从地表冒出,是一年中的头一茬,最为娇嫩,口感最好。

于是隔日,谢时忙里偷闲,带上韩宁一起,花了一个时辰摘了一篮子苦菜,晒干了给福州的韩伋送去,还附上一句“苦菜虽苦,做汤最好,请伋兄品尝”的字样,也不知道这罐特意托人送来的苦菜干,其中到底有几分“报复”的寓意。

当晚,韩家家主的饭桌上,便出现了一道用这苦菜干做的排骨汤,苦菜虽苦,但韩伋尝着,却甘之如荠。

第95章

当然,苦菜干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调戏”,或者,两人之间某种隐秘情趣罢了。六层红漆食盒中,韩伋打开后,便发现其余五层都是正常的吃食,春天到了,谢时给韩伋送了一大堆“粿”。

“粿”是潮汕、福建、台湾等地对米面等点心独特的称谓,其中,又以潮汕地区的“粿”品最多也最为出名,潮汕的“粿”包罗万象,品种繁多,若是问一个土生土长的潮汕人,“粿”有几种?恐怕他也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食盒有特别的保鲜装置,每层放着一种粿,有菜头粿、鼠壳粿、红桃粿、栀粿、笋粿,分水晶白、浅碧、水红、褐黄和奶白五色,排列地整整齐齐,煞是惹眼好看。食盒每种粿各十二只,但却都比寻常的“粿”要来得小巧玲珑,除了栀粿需要切片食之,其余几样只需用银箸轻轻夹起,两三口便能吃掉一个。如此做工精巧,愣是让这些带着乡野气息的民间“粿”品变成了小巧珍品。

谢时回了乐县后隔了几日便逢惊蛰时节,伴着春雷阵阵,地下的蛰虫震起而出,群山复苏。不过这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不止蛰虫,还有许多时令好物。谢时倒是没有空去林中踏青,但是家中却有不少山货,都是谢家山庄的农户们和养济院的妇孺老少们听闻主家回了乐县,备了好些年礼用几辆牛车载着送到谢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