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叛乱发生后,宫里一直都没有宫门抄张贴。
这已是让邸吏们感到有些不妙,于是不免猜想到,平叛似乎并不顺利,甚至李氏代武也并非没有可能,正因为如此,这些邸吏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四处都在搜罗各种消息,而现在,宫门抄终于放了出来。
大捷!
旷古未有的大捷!
看了这捷报,当真是洛阳轰动,两百团结营大破贼军万余,杨绍福授首,贼军死伤无数。
起初,大家不信。
可是很快,当得知各门已经放松了警戒,所有禁军各自回到了驻防之地,城门和入城的水道也纷纷放开,再到后来,杨绍福的头颅被悬挂于则天门,这时候,大家想要不信也不成了。
于是乎,团结营成了大热门,当然,最大的热门还是秦少游。
大家都在打听,这位秦都尉到底是哪一个新贵,随着无数的消息传出,这些消息化作了邸报,传送各州。
京师恢复了平静,以至于山东的叛乱也再无人关注了。
琅琊王李冲?跳梁小丑而已,败亡只是迟早的事,谁理你?
倒是在兵部,有人显得脸色凝重,在阴暗的公房里,没有点灯,此人背着手,看着墙上一幅字画,这是一幅雁门关的出塞图,因为光线不甚清晰,此人眼眸更加专注,他的目光似乎永远定格在画中的飞骑之中。
“团结总营?呵……圣人啊……未免把民团看得太重了。出了一个孟西团营,未必就能出第二个……”
“唯一让人料想不到的,倒是这个秦少游,本以为让他去团结营,自此之后,好生做他的县伯,一辈子至少也能做个富家翁,可是万万料不到,料不到啊……”
“团结总营的将军可有人选了吗?”
站在这人背后的,是个佝偻着身的文吏,他摇摇头道:“宫里倒是没有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