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大声发问:“凯塔,脸疼吗?很疼吧!”这样的问句配合照片食用,效果更佳。
的确,演技卓越表演逼真,最后还是教裁判火眼金睛看清了真相,那脸上可不得啪啪地打得好生作痛?
但无论如何,本场比赛中,针对这一项“冲撞事件”,当值主裁判韦伯的准确判罚受到了一致好评。
按照世界杯组委会的安排与规定,主裁判是不接受媒体访问的。但是媒体们实在是太好奇了,纷纷向组委会表达了采访韦伯先生的意愿,想了解在那一刻他到底问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事实,才迅速判罚了凯塔“骗牌”的行为。
最终,在媒体的强烈要求之下,世界杯全体裁判刊发了一篇新闻通稿,里面全是官样文章:说本届裁判员经验丰富,技术不凡。他们已经在比赛中做出了一系列精准的判罚,并将在本届杯赛之后的比赛中继续秉持公平公正的精神,维护比赛的秩序,确保各国运动员和各国球迷都能享受属于他们的比赛。
媒体们:切——等于什么都没说嘛!
除了这篇新闻通稿之外,韦伯再也没有发声。但是听私下里有小道消息传出,说是韦伯在赛后曾经向第四官员解释过他当时是怎样判罚的。
据说韦伯当时曾说:“一切现象都有迹可循,即便是不曾看清的动作也能够通过综合判断得出结论,角度、力矩、速度、动量……还有其他人的所见,双方球员的反应……诸多因素综合推断,还原当时的情形。”
韦伯当时就是根据球下落的轨迹,推断了凯塔和卡卡相撞的部位,然后又看了凯塔的“表现”,才做出的判罚。
这话由媒体曝出,传到安东耳中之后,安东:……这样啊!
当真不枉他当初花时间与韦伯玩了那一场角色互换的游戏。
话说回来,这场比赛也充满了巧合,原本应当执法比赛的法国裁判员身体不适,组委会才安排了韦伯。韦伯识破了科特迪瓦人的演技,才令卡卡免得被停赛,免得他遗憾错过下一场与葡萄牙的对决。
这些巧合,是无法事先通过计算来“推演”的。
关于此事,安东在他的专栏里评述:“这种行为,在中国有个专业术语,叫做‘碰瓷’。”
“我能够理解科特迪瓦队员当时的心情,他当然可以辩解这是为了国家,为了集体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