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版卫星总共投下六颗,该阶段完成。
“回收机械臂、外景同步机器人……舱内增压,检查气密……着陆路线状态确认……”刘香湘在简化卫星投放阶段完成后,连续下了一串指令。
这里又来到一个耗费时间的阶段,着陆路线会由近地卫星给出图像,交给航天中心的超算进行最后确认,评估完风险才会正式进行下一步。
过程大概持续有大半个小时,风险评估的结果是故障率42以下,坠机概率102。
刘香湘拿着数据交给沈文剑。
“可以了,做吧。”沈文剑看起来满不在乎的样子。
天体探测哪有没风险的,这个风险已经很低,就算着陆过程中产生的变量再把风险提高一倍,也是要试的。
“b线路着陆任务准备,卫星能不能赶上?”
“没问题,预计在16分钟10秒后进入大气,能拍摄十六秒画面。三号在十分钟后进入着陆区上方。”
星月的气体构成和灵月、中原星都完全不同,进入大气的那一刹那能得到的信息量非常多,不能错过,如果没有卫星帮忙,会多绕一圈。
“b线路着陆倒计时15分56秒。”
准备和调试工作已经完成,众人就盯着大屏幕上的模拟飞行线路。
十几分钟后,近地卫星画面切入。它的飞行速度高于准备进入大气的闪电04,画面进来后几十秒,追上闪电04。
十秒不到,闪电04的四周突然升起夹杂着水红色的烟雾状物质,这是机腹接触大气的反应,减速过程非常快,只用了三秒就被甩出画面,该过程近地卫星有做姿态调整,但也没把画面延续几秒。
闪电04本身的画面则在剧烈抖动,噪波非常多,画面像素保留度只有68,并很快消失。
这是一个为本次任务安装的外置摄像机,否则正常情况的着陆,在第一阶段是不能开摄像头的,速度太快,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也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