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页

说了半天,用另一个世界的知识,只要几个字就能说完,即总控芯片。

既然沈文剑能想到这东西,为什么不在降临日之前弄呢?那时候人力不是更充足吗?

原因很多,技术积累与专业人员缺乏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总控芯片也包含个人芯片、工程芯片等在内,并不是真的弄出一种就皆大欢喜了,需要些时间。

现在这个时间点开始弄更合适点。

天基工程基本完成,短期内不需要升级。有一定复杂度,能够计算发射、卫星、天体轨道的计算机已经有了。普通人和修士用的单兵武器已经完成几个类型,而防护类装备的设计要不了几个人。飞行器也形成了短程、中程和远程的全体系,进一步升级只等煤炭液化的下一代技术。

几个大项目暂时都没有大变动的需求,情报、安全也有了一定保障,一两种武器或其他设备已经不能带来整个体系的质变。

所以现在是时候开一个新的大项目。

沈文剑介绍了一番,拿了两份玉简资料给两人,资料里是为什么做这个工程的论证和工程的目标方向,没有任何细节。

“现在能够让各个体系都发生质变的,已经不再是一两种单一材料或设备。逻辑判断模块如果成功,会大幅度降低新设备开发的门槛,让技术发生爆炸式增长,以此推动我们原有的几个技术体系更新换代。”

“师父,这玩意很难弄诶。”刘香湘很快看完论证资料。

刘工也点头:“要快些有成果,还要先划定通用范围,要把同一个逻辑判断模块应用到全部器械上很难,一些简单的器械用起来也不划算。”

刘工不愧是特三级工程师,马上注意到更容易实现的方式。

“先分做航空航天、工程、画面和计算四个类型,是否需要细分,刘工回去跟大家伙论证,这个项目会给予你们比较充分的时间。”

第052章 找个中转商

芯片是个堪比天基项目的大工程,成功之后能够在人力不太足的情况下实现足够快的技术进步。

比如卫星、小蜜蜂、运载机的接收控制系统核心功能是一致的,通过同一种控制芯片实现同样的功能,至少在维护上就容易了很多,把所有功能都模块化与芯片化之后,任何问题都能通过更换完成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