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工作组合,让工程进展的飞快,七月时,一级火箭一号已经完成调试与零部件替换、升级,组装成新的同步轨道运载火箭。
同步卫星二号完成全部调试工作,于八月中旬升空。
两颗同步卫星就位,经过轨道微调,完成了另一项杀手锏的技术准备工作。
卫星定位系统,或者按沈文剑跟工程师们妥协的天宫定位系统。
搭载了原子钟的同步轨道卫星能够精确的反应出目标信号距离,用这根距离围绕卫星为中心画个球面,就会在地上有个圈圈。
第二颗卫星同样画个圈圈,便能算出目标设备的位置,这比之前的定向天线辅助定位高级太多,精度也高的多。
天宫定位系统暂时不急着做便携版,先弄出飞艇版,让飞艇实现实时定位与卫星通讯能力,这是个利用原有技术东拼西凑的东西,重量接近一吨,和便携卫星设备一样,等有空了再去升级。
至此为止,除了已经设计好,正在生产零部件的近地轨道专用上面级还没有实际发射过,科研部已经实现近、中、同步三个轨道的上面级设计工作,只有太阳同步轨道,既逆向轨道上面级还没有。
眼看就要到3010年,也不去折腾什么太阳轨道了。
第185章 新材料带来的新课题
空间箱子组终于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损耗了一斤元晶后,终于做出一款容量为八十三立方的遥控箱子,也是时候解散了。
人力最多的火箭组拆掉,保留两个工程师和两个特级技师岗位,专门负责火箭发射前的各项调试工作。
古老的充能器开发组增加到四人编制。
说起来古老一个人玩,居然还玩出些名堂来,在每年十万两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他做出一版充能率为22的水元灵石充能器。原理是在超高温蒸气的环境下,通过蒸气给灵石增温,再加上与金元灵石差不多的磁环境,同时进行高温蒸气冷却,得到的就是现在的结果。
依据古老的研究,如果能直接让水体增温到一千五百度而不烧开,既深海海底的环境,就能把水元灵石的充能率提到九成以上。
实在不行,两成的也用着吧,反正是反复充能,玉剑山搜集的水元灵石残晶放在科研部的就有一百多吨,含双灵根在内五百多水系的每人能分两百千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