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一百三十千米。
“中段热回收系统故障,设备舱准备脱离。”
虽然只有一级火箭,但在此刻接近四千米每秒的速度下,把燃料舱丢掉,设备舱还是能往外层空间飞出老远的。
其实就算按计划飞行,初次实验的目标高度也只是一百五十千米,并没有打算把设备丢到外太空去。
火箭一分离,新的问题出现了。
“设备舱温度过高,冷却阵法无法启动。”
“拍摄系统工作正常,数据链不稳定。”
看来是问题有点多。
沈文剑决定终止实验:“抛弃外整流罩,打开减速翼准备回收设备。燃料舱坠落点算出来没?”
整流罩有两层,一层是低风阻结构,里面那层则是高风阻导流结构,会把气流引向三片并不大的减速翼,以免下落速度太快把东西都烧掉。降落伞是没有的,一次性的实验火箭,真没工夫去做那么多隔热设计。
“豌豆湖东南方向,暂时没有具体结果。”
“通知回收组的先飞艇过去,让他们在路上布置中继天线,保持联系。”
第172章 转动的秘密
为什么要回收火箭残骸?
主要为了分析火箭在飞行中的情况,以便改进,然后把零部件回收融了重新制造新零件。
对残骸的解析工作很麻烦,小到一颗螺栓的变形,大到外壳的高温劣化,都要一个个检查和分析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