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页

只要收费站的选址恰到好处,一个小小的收费站,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甚至他们能在瞬间切断一座城池与外面的联络!

每一百里一个收费站,每个收费站的选址和建筑都是慎之又慎,选了又选。如果说官道是西夏的血管的话,那现在控制这条血管的就将是韩忠卫。只要他愿意,他在不通过中兴府的情况下,可以随时中断中兴府与其他州府的联络。要知道中兴府的交通四通八达,而韩忠卫对于靠近中兴府的收费站更是费尽心机,所有的收费站都在离京城二十到四里之间,无论哪个方向,只要有官道相通,韩忠卫都会建造收费站。

再说说收费站的人员,因为朝廷对收费站的编制没有具体规定,反正这些收费站人员的奉禄都是由韩忠卫一力承担,因此西夏朝廷也根本不会去理会收费站到底有多少人。对于他们来说,是就是韩忠卫的私事,与他们无关。就算偶尔有那么一二位官员意识到这一点,也很快会被韩忠卫的人给公关掉,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人向李安全提及这件事,韩忠卫要的就是这个漏洞。

每个收费站只驻扎一百名士兵只是为了要让朝廷放心、李安全安心,但实际上,每个收费站的“工作人员”都在一百人以上,有些重要位置的收费站,甚至达到了近三百人,加上原本就可以驻扎的一百名士兵,达到了惊人的四百人。

其实每个收费站真正需要的工作人员有十人够矣,这个年代,晚上赶路的车队少之又少,天一黑,收费站基本上就可以关闭。因此其他的“工作人员”实际上都是与那一百名士兵一样,是久经训练的精锐部队。这样算下来,每个收费站至少都有近二百的士兵,有些重要的收费站更是达到了四百人。

想想看,这些人都是训练有素,再加上他们在收费站的前后都密布各类地雷,想要偷袭他们几乎没有可能,而一旦有人胆敢攻击收费站,预埋在官道上的拉线地雷就足以让他们抬上当头一闷棍。

若是让李安全得知每个收费站都是一座军事要塞,恐怕他以后根本就没办法睡觉了,这样完全就是坐在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火药桶上嘛,只要韩忠卫一不高兴,整个西夏都翻不出他的手掌心。

只要这五千里的官道一修好,西夏就再无后顾之忧,李安全如果听话那便罢了,如若他胆敢起歹意,韩忠卫绝对不会介意将西夏改姓。在中华民族统一的大前提下,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阻挡,如若不然,结果只有一个,被捏成粉末。

现在韩忠卫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北方,在那里,有他这个时代最大的敌人。可直到现在,韩忠卫只是与蒙古人的一些散落部落打过交道,对于那个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铁木真,韩忠卫对他的情况都不甚了解。

在韩忠卫已经坐稳夏王之位后,在中兴府的丁川等人就陆续返回了黑城,现在黑城公安局局长一职,丁川已经交了出来,他还是要做回原来的面目,成为韩忠卫手底下最大的情报头子。

而现在韩忠卫要求丁川,将情报的触角伸到北方蒙古人那里去,在韩忠卫刚来黑城时,他曾经就想要让丁川做这件事,可当时他手底下的人员贫乏,根本就没有熟悉蒙古部落的人。直到李安全上位,交北方这七个州交给韩忠卫,在他重新招募士兵之后,他手底下会讲蒙古话,熟悉蒙古部落的人才渐渐多了起来。

而韩忠卫交给丁川的任务只有一个,密切注意一个叫铁木真的人以及他的部落,丁川见韩忠卫说得郑重其事,丝毫不敢怠慢,亲自带着手下,以商人的身份进入北方。现在的北方虽然名义上是在金国的统治下,但实际上,蒙古部落基本上已经处于自治。但由于蒙古各部并没有完全统一,正处于自相残杀、内斗不止的局面。

丁川带的商人去蒙古部落之前有二百多人,而在三个月之后,仅有一百人回到了黑城,由此可见一路的凶险。而刚一到黑城,丁川马上就来到侯爷府向韩忠卫禀报。

“丁川,一路辛苦了。”韩忠卫见到风尘仆仆的丁川,关切的说道。

“能为王爷效劳是小人的福分。”丁川见韩忠卫流露出真情,也是一阵感动,他原本不过是一个土匪的细作,可跟着韩忠卫之后,不但荣华富贵垂手而得,最重要的是,韩忠卫对他的那份信任自始至终从来改变过,士为知己者死,丁川早就作好了准备,可以随时为韩忠卫去死。

“说说铁木真的情况吧?”韩忠卫点了点头,丁川说那话绝不是为了拍自己的马屁,而确实是发自内心,这一点他能感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