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页

异日的阿齐久油田,一度占据阿塞拜疆原油出口的80%产量,是被誉为“大象起舞”的b公司的最大依仗。若非折戟于俄罗斯秋明油田,b公司有望成为21世纪最大的公司。

从未来的角度来看,b的失败,多少代表着大英帝国的失败。换成埃克森美孚,普京怕是没那么容易夺回他的秋明油田。

90年代的中国,就连gd都追不上大英帝国,苏城也难兴起“大四喜”的豪情。

“阿齐久油田第一!”苏城默念一句,打开了递送下来的文件,仔细看了起来。他在阿塞拜疆下了巨大的赌注,目标自然不仅仅是一个油田,不过,饭要一口口的吃,只有拿下阿齐久油田以后,他才会考虑其他的油田。更进一步的说,拿下阿齐久油田,还能提升大华实业在国际石油界的地位。到了那个时候,普通的油田,也就没必要留着口水去争了。

会议厅内配有同声传译,但只提供英语、突厥语和法语三种语言。苏城将耳机声关的很小,目光放在刚刚派发的文件上。

小阿利耶夫说的内容,基本在文件上都能找到,他也就懒得练习听力了。

文件的前两页都是废话,除了重复4块油田的位置以外,剩下的7块油田并无说明。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未确定的油田包括巴库以东100公里的齐拉格,里海段的以拉姆和穆拉汉雷,前者正是阿齐久油田的方位,后者则是备受关注的大油田所在地。

苏城迅速翻页,找到了油田竞标的方式:浮动分成和签约金。

这是90年代经典的石油开发模版,苏城轻轻的松了一口气。

只要是分成模式就好,虽然比不上80年代令石油公司快乐的石油特许权买断政策,总比2000年以后的油田开采服务合同要舒服的多。

苏城手指压着纸面,慢慢向下滑动:

年产100万桶以下的油田,阿塞拜疆政府的基础分成为20%;

年产500万桶以下的油田,阿塞拜疆政府的基础分成为30%;

年产1000万桶以下的油田,阿塞拜疆政府的基础分成为40%;

年产1000万桶以上的油田,阿塞拜疆政府的基础分成为50%。

竞标的内容,就是在基础分成上的提高比例了。换言之,如果获得一个年产150万吨以上的油田,最少要分给阿塞拜疆政府50%的利润,为了竞标成功,石油公司给出55%乃至60%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