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苏城有点太年轻了。
可这一次,苏城的雪中送炭,特别是他不畏险途,亲自而来的豪情,打动了阿利耶夫。
在这个石油国家,外国支持者总是络绎不绝,但像是苏城这样以身犯险的资本家是越来越少了。
大部分时间,都是副手,副手的副手,副手的副手的副手们在阿塞拜疆人面前晃悠。
苏城微微振奋,仔细想了想,终究没有直接给出建议,而是道:“我给你说两个人吧,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人物,一个是袁世凯,一个是蒋介石……袁世凯和你的处境很像,他是老官僚出身,曾经手握权柄,被上一代政府下野以后,他并不切断与旧部的联络,相反,每当有旧部来访的时候,他毫不吝啬的给钱……蒋介石是从偏居一隅的角落起步,一手大棒一手甜枣的走上全国舞台的。他的做法说白了很简单,就是递钞票,你有一个师的编制,我一个月就给你100万,你有两个师的编制,我一个月就给你200万,比你自己盘踞地方赚的都多,于是,你就会愿意放弃地方的控制权,只是拿着钱养自己的兵。不放弃也不行,你不放弃,隔壁的军阀为了得到更多的编制,就会灭掉你。但是,当你习惯了这种方式以后,你再想脱离蒋介石独立就很困难了……”
他说的这么浅显,阿利耶夫自然不会不明白,他摸着自己软绵绵的下巴,思索道:“阿塞拜疆的军队派系很多,如果用这种送钱的办法,5000万美元很快就会用完了。再者,埃利奇别伊毕竟是中央政府的首脑……”
“埃利奇别伊肯定会下台的。不是被政治推翻,就是被武力推翻,我们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很短的一句话,苏城用英语说了一长串,最后悻悻的想:英语真是个费时间的外语。
至于自己的英语水平什么的,苏城未做考虑。
阿利耶夫其实更想用这5000万美元维持目前的状况,然后静待局势的发展。但苏城提出的概念,也让他怦然心动。
积极手段当然能得到比消极手段更大的回报,只是成本也就高了。
阿利耶夫思忖了半天,缓缓道:“若是遍洒美元,5000万美元恐怕只能维持一个月左右。”
“先送一拨,后面的钱,我会让人带来的。”苏城的话让阿利耶夫大吃一惊。
阿利耶夫不由的重复道:“每个月5000万美元,每年要6亿美元,最少也要5亿美元!”
“每年6亿美元,我撑两三年不成问题。”苏城露出洁白的牙齿,有点小锋利的感觉。
埃利奇别伊的政权不稳,但天知道能维持多久,阿利耶夫满打满算,花销都不会少。
只有苏城知道,到年末为止,他最多只要再投入三个月罢了。也许连两个月都用不了,阿塞拜疆的局势就会明朗化。
历史上,阿利耶夫的上台既有运气的成分,也有他自己合纵连横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