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研究所出来的人不一样,身在科工委的汤处长前途无量,却是不会合身扑下去,把全部的家当都压上去。
严海斌立刻去了,陷在一堆人中的苏城却不过来,笑笑道:“其实,你们就算是得了技术,也做不出廉价短纤维。”
严海斌不信,傲然道:“你别小看我们,826所别的不多,懂技术的人多的是。”
苏城不和他争辩,笑笑道:“我没小瞧你们的技术人员。不过,我建议你仔细查查这些机器上的铭牌,再想想,826所能从哪里弄到钱买机器。”
第五百一十三章 金母鸡
苏城的笑容稍微有点奇怪,颇有些看好戏的样子。
严海斌心里咯噔一下,弯腰就去看旁边机器的铭牌。
这是一台固化烘箱,像是放大的保险箱,和一间小房间似的,全部用合金制作,占地10平米以上,高度超过2米,旁边还有一个冰箱大小的独立控制台,控制台的上半部分全是机械按钮,并且镶嵌着四小一大的五个仪表,一看就很有范儿。
别的不说,这么大的一台机器,就算是卖废铁都要卖不少钱的。
不过,826所的家底也不薄,当年从老毛子那里买来的大家伙,一个比一个费料,国产仿制的设备也没有精细的,都以经久耐用著称,这样的大机器,严海斌记得的就有七八台。
定了定神,严海斌绕着固化烘箱找铭牌。须臾,在右后方找到了一块巴掌大的铭牌,上面全是外国字,不是英文也不是俄文。
进口货!
还得是欧洲的进口货。
虽然不懂外语,见多识广的严海斌,还是能分清日俄英韩四种文字的区别的。
同样,他也知道各种进口货里面,欧洲货的价格向来是数一数二的。
严海斌的心脏剧烈的跳动起来,乔装镇定的站起来,笑道:“我当是怎么回事,外国的东西确实好,一代又比一代强,不过,咱所里的旧货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