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页

王赟有点紧张,两个月以前,他还是个只在乎项目的研究员,转眼间就要考虑整个研究所的吃喝拉撒,也说不清自己做的是对是错,踌躇半天,实话实说道:“其实留办公楼里的,多是助手和实习生,他们都是没员工宿舍的。您知道,咱们做研究的没个日夜黑白,有的人熬到凌晨一两点钟才下班,外面连个车都没有,想回去也不行,只能在办公室对付一晚。一来二去,许多人就把行李给搬过来了。”

关于低薪的助手和无薪的实习生的事儿,苏城也是知道的,他微点头,问:“有多少人睡办公楼里?”

“都是换班睡的,两三百人吧。”

“这么多?”苏城惊讶的扭过头去。大厅里睡了几十号人,他以为就是多的了。

王赟小声道:“我们招的实习生和助手比较多。”

“多少?”

“快两千了吧。”这是一个多月前的两倍了。

苏城倒吸一口凉气:“你这快赶得上大华实验室的员工总数了。”

“碳纤维研究所就批了120人,按我们的实验数量,这点人要三年才能做完现在2个月的量。我觉得,咱们如今设备有了,实验方法什么的也搞清楚了,不能因为人的原因减慢速度吧……再加上助手和实习生的费用低,所以招人就招的比较多。”王赟说到这里,也就说开了,摊牌似的道:“要是不用这种方法,咱们就算两三年以后能做出廉价碳纤维,那也卖不出去价格了。外国公司的速度,一年就能把碳纤维的价格降低三分之一,就算不抢先,咱们也没优势了。”

苏城听到这里不吭声,自顾自的上楼去了。

能说的都说了,却没得到回应,王赟一下子傻眼了,心想:是死是活,您给我一个痛快的啊。

追上去问,王赟是不敢的,只能低声问旁边的杨明:“苏董这是认可还是不认可?”

杨明也判断不出来,却不愿意露怯,神叨叨的说:“你觉得呢?”

“那是生气了?”

“不好说。”杨明拍拍他的肩,道:“咱们先上去不是?”

怕他继续问,杨明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上了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