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页

“叫你去,是做个见证。”苏城扶着他站起来,笑道:“阿塞拜疆那边,估计会提出一些政治要求,不管成与不成,你给我做个证明。”

张建军是总后勤部出来的,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政治可靠素质过硬就是用来形容他这样的。即使到了企业里,张建军的档案仍然良好,加上又名义上脱离了军队,正式最适合陪苏城去阿塞拜疆的人选。

短暂考虑了一下,张建军就拍着肚子道:“行,你只要管吃管喝,我就带着耳朵去听听吧。不过,中哈石油管道还没最后敲定吧,你就搞阿塞拜疆的油田,会不会急了点?”

“不相干。而且,咱们出发以前,中哈石油管道的协议也就差不多了。”苏城的眼睛看向窗外,明媚的阳光指挥着热风,正在驱散棉花团似的云朵。

……

第四百八十二章 支持

中哈石油管道和中俄石油管道的竞争,虽然以大华实业的胜利而告终。但在当日的石油总公司局长会议上,周老给大庆留了一个口子:看俄罗斯联邦的列奥尼迪议案的情况。

如果俄罗斯联邦没有通过列奥尼迪议案,那安大线就还可以继续与中哈线争夺,如果通过了,那就万事皆休,等中哈线完成了再讨论安大线。为此,张长亭通过尤科斯公司做了很多的工作,希望能延缓该议案的出台。

苏刑和苏亚平也不轻松,忙忙碌碌的奔波于中俄两国之间,大庆派出的援助队是他们牵线搭桥的,上千万元的支出,要是安大线成功了,随随便便就抹去了,否则就是现在的情况,非得显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才行。

张长亭在俄罗斯是一筹莫展,他在国内的根基却不差,两人要是只管卖不管售后,逼急了张长亭,说不定管杀不管埋了。

然而,俄罗斯在石油政策上的保守化是大势所趋。不止是俄罗斯联邦和议员们有这样的要求,俄罗斯民众有这样的要求,就是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和寡头们,其实也有这样要求。

肉烂在锅里,总比被别人挑了去的好。

93年的俄罗斯寡头,在俄罗斯境内还能逞逞威风,放在世界范围内就不够看了。偏偏俄罗斯的石油资源无比的诱人,但凡是听说过名字的石油公司,自苏联解体以后,没有不来试试水的。

实际上,别说是苏联解体以后了,就是苏联尚在的时候,70年代,50年代乃至20年代,都有欧美的资本家来苏联尝试开采石油,有成功的就被冠以红色资本家的名头。

俄罗斯的寡头们,自然不愿意把俄罗斯石油圈变成世界石油圈,充分的利用国家保护主义发展自己是必然的选择。没有列奥尼迪的法案,也会有列奥我迪法案或者列奥他德什么的。不如此,俄罗斯真要是全线开放石油市场,用不了十五年,石油系统里就没俄罗斯人什么事了。

他们的心思,外人看的明白,但总是有侥幸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