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页

说话间,通勤车也来了,荣尚国跟着人上了车,却有些心神不宁的看着安尚宇离开的地方。

韩国现代重工集团对大华船业的技术有兴趣,对现在的江南造船厂来说,既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外国公司的介入让荣尚国去中船重工争取的时候,多一个说辞和证据。

坏消息是,南朝鲜的公司很有可能是江南造船厂的竞争对手。

苏城因此而提高价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摇摇头,荣尚国将各种念头抛之脑后,决定明天一早,留下工程师们继续做审查,自己再回中船一趟。

以他的想法,不见得要出让15%的股份给大华船业,但拿出5%或者7%的股份做做样子,也不是不可接受的。中央现在到处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华实业的管理制度,要说是现代企业制度,似乎也勉强了。

报着这样的态度,荣尚国回到中船,继续参加会议吵架。

苏城乐得荣尚国回去,没有了这位部级领导,他也就不用做陪客了,由着大华公关部出面,像是招呼其他船厂那样,招呼江南造船厂。

苏城自己每天处理一些公务,就与李沧等人讨论船舶制造的问题。

任何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方向问题。像是lng船,就有gt薄膜、tz薄膜、gtt薄膜、球罐型、菱形等数种区分,细化下去,使用的材料、模式,船体大小等等,要决定的地方非常之多。

苏城虽然没到能够指导技术进步的程度,但旁敲侧击的,总能缩小决定的范围,很多时候,则能直指目标的核心。

例如lng船的类型方面,他虽然不懂各种薄膜和球罐的区别,但只要盯紧法国大西洋船厂,自然会选择到正确的薄膜船型。

同样的,对于新材料的选择,设备和装备的更新,苏城也总能提出有预见性的建议。某些新的设计是否能够延续,还是比较容易判断的。

至于许多他不能决定的事项,又能通过大家的讨论做出决断。

加上充裕的资金和研究经费,大华船业的进度一日千里。韩国现代重工也没有藏私,使得lng船的研发异常的顺利。

其实,韩国现代也没有藏私的必要和能力,他们的lng船厂是1991年建成的。经过两年不到的时间,lng船技术对他们来说,也只是照猫画虎的水平,又哪有藏私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