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的思维,往往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在于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和经验的多寡。
第一个采用巨型总段造船法的船舶设计师,虽然将船舶的建造时间缩短了一半,但他实际上并没有发明什么惊天动地的新技术,只是解决了一系列的小技术而已。
其他的设计师,也许能够解决其中的一部分技术,但是,在看到其他技术的难度的时候,他们往往选择了放弃。
再加上身处的环境不同,是否采用巨型总段造船法,也会有所改变。
分段造船法和巨型总段造船法都在亚洲地区发扬光大是有原因的。因为钢板等原材料和设备的价格飞速上涨,世界船舶利润的降低,使得亚洲的造船厂持有大量保本性质的低价订单。为了扭亏增盈,亚洲船厂只能大幅度的提高造船能力,尽量插入新接的高价订单。这样的问题在欧美就没有那么严重了,他们多是百年老厂,接单期的谨慎和完备的合同,往往会让他们避开一轮又一轮的价格上涨。不过,这也让欧美船厂日益淡入了造船界。
大幅度的提高造船速度的技术,只有在亚洲船厂才会得到充分的重视。
安尚宇也不例外,喜的抓耳挠腮,不停的问问题。
苏城虽然是个半调子,但空对空的说,也不露破绽。
刘明浩在旁听着,开始还有看好戏的笑脸,很快也惊讶起来。
他耐着性子等了个空子,拉住苏城道:“苏董,咱们先休息一会儿,你看安尚宇先生才来不久,还疲倦着呢。”
“我不累,我不累。”安尚宇听到了翻译,一个劲的摇头道:“我工作的时候,经常两三天不睡觉,这点疲劳,不算什么。”
“还是休息一下的好。”刘明浩说着,扯着苏城的胳膊就走。
到了代表团单独的房间,刘明浩不爽的道:“苏董,你和安尚宇谈的,是真的?”
“当然。”
“这种巨型总段造船法是真的能够实现?”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