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页

闫学灿是做过功课的人,一听就急了,道:“苏董,您不会是想挖人吧?那可不行,一个两个也就算了。咱们最少要几百名工人,一铲子挖下去,中船肯定要恼火的。”

“嗯?”

闫学灿见苏城在听,赶紧道:“几大船厂的工人都是国家工人,您真要去挖人,中船只要不放档案,咱们就抓瞎了。万一,中船下一道行政命令,咱怎么整。”

苏城再次看向钟志根,笑了,道:“你说的,老钟考虑过了。”

“考虑过了?”

钟志根点头笑道:“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公函就是这个办法的一部分。”

闫学灿是聪明人,迟疑的问:“示敌以弱?”

“是这个意思,准确的讲,是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钟志根顿了一下,笑道:“看着吧,中船的反应,不会比中石油快的。”

第三百九十二章 中国人自己的

7月初。大华实业开始向全国大中型造船厂,发出邀请函和公函,邀请他们参观大华船业,或者直接商讨劳务合作的可能。

闫学灿得了苏城的指示,就从本埠开始,一家家的跑下去。

中远船务是已经拒绝了的,江南造船厂的态度也非常明确,渤海船舶重工同样如此……大连船舶重工,天津新港船舶重工,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每家的态度都很好,但说起合作,仍然是拒绝。

闫学灿则将价格一次次的提高,很快就涨到了工人薪水的4倍。

这笔钱是开给船厂的,工人若是到大华船业来工作,本身的薪水和奖金还要大华船业来开。

以通行原则,大华的人力成本要超过工人薪水的6倍。此等条件,可以说是优渥的不能再优渥了。

闫学灿受着冷眼的同时,也为苏城开出的价格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