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页

苏城本人是没有丝毫的意外。他是按照南巡讲话总结出来的要点,受到上层的青睐有什么奇怪的。就算是没有他,人家最终选择的仍然会是这样一个思想体系,只不过提出建议的人不同了,时间更会晚一些。

历史上,要经过好几个月的酝酿,才会有一系列的南巡讲话,以及依据南巡讲话而派生出来的政治理论。当然,从根子上说,应该是先有了要表达的政治理论,才有了一系列的南巡讲话。

苏城此时将后世提炼到教科书上的政治理论说出来,以中央政研室的那些老学究们的水平,要将之完善出来,简直是轻而易举。

不过,比起完善理论,提出理论的人,总是会被人高看一眼。

尤其是在这种重要时刻,侯海青不禁想到:如果提出十策的人是我……

即使他和苏珍结婚,有苏东元那样一个岳父,也还是需要政绩的。

就侯海青的身份而言,没有比理论扎实、观点鲜明更好的政绩了,一个影响国家政策的理论构想,足以令他自千百名国务院工作人员中脱颖而出……

“我不能在京城久留,完善理论什么的,我就不参与了。”苏城的话,打断了侯海青的幻想。

侯海青反应的很快,回过神来,扶了一下眼镜,微笑道:“那我就原话转述了。另外,周老说你可能会去苏联,让我帮你联系专机,大概有多少人?”

“是资助苏联……哦,现在是资助俄罗斯的活动吧?不算深发展,我们这边大概五个人。”

“好的。”侯海青记录了一下,又道:“周老准备派一名保卫人员给你,正在挑选中,你有什么要求吗?”

“保卫人员?”

“苏联究竟什么情况,现在也说不清楚,到时候你要是留在大使馆也许还好,出了大使馆,就得考虑安全问题了。”

“找个没我帅的就行了。”苏城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

侯海青经过自己的理解,很认真的记录下来:“面貌丑陋。”

不同的领导对保卫人员有不同的要求,有什么样的特殊记录,都不奇怪,侯海青此时可没有歧视的概念。就算有,他也只会选一个不那么有针对性的词。

做好了记录,侯海青收好本子,啧啧有声的道:“配保卫人员是高干标准了。等局里挑选好人,就会给你带过来,如果你同意的话,就会跟你一年左右的时间,到时候再看情况。另外,保卫人员的工资由国家支付,武器由国家准备,但工作服和工作时间的食宿由你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