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然气这种稳定的能源消费相比,包销对工厂的诱惑就更大了。
王胜实在难以想象苏城作为石化上游厂商,包销下游厂商产品的情形。做大乙烯等重化工有一个好处,就在于销售压力小。只要有一系列的下游厂商,他们生产出来的乙烯原料根本是不愁卖的。
除非金融危机一类的问题,否则下游厂商不会轻易停工,不停工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需求原料,乙烯厂商就能因此获得稳定优质的现金流,进而获得银行的青睐,扩大生产,进一步的增加现金流。
所以,上游厂商包销下游厂商的商品,根本是本末倒置。
王胜理解不能的再问:“大华真的自己回购?”
“进驻海沧石化基地的厂商,我们给予两年的回购期,等你们生产正常了,回购合约结束。”苏城之所以定两年时间,就是看在苏联的两年动荡期,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将海沧石化基地生产的最终产品销售到苏联去,确实是没有丝毫压力的。
其他人猜不到他的路数,面面相觑,都不知该说什么。
苏城抬了一下头,道:“合同。”
后面的杨明立刻拿出了合同,往一群人中间一拍。
苏城笑笑道:“大华只包销头100家公司的产品,各位赶早了。”
“产品有什么要求吗?”
“轻工产品,最好是最终消费品。”苏城点了一下头,又道:“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你们如果能找到自己的下游厂商,然后生产出最终消费品的话,我们可以按照你们的生产量,进行再包销。”
王胜这下听明白了,边想边道:“你们有办法大量销售消费品?军队的合同?”
苏城摇头。
“民政部的合同?”
苏城仍然摇头,并道:“国外的合同,外销,记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