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最近几个月,您看看,以前都是双位的吨数,十四,十五,还有十七十八的时候。现在呢?11吨,10吨,还有六吨七吨的。要么是以前他们吃了油料的钱,要么就是偷偷停了一些设备。”
熊有信一看大喜,道:“肯定是他们掌握设备不全面,有些问题安装建设以后,达不到设计指标。以前不管不顾的生产着,看咱们来了,干脆把这些设备停了。”
他不是随便说说的。国内用这种招数的国企不知有多少,熊有信他们自己就闹过这样的把戏。一套几十亿的设备,可不是孤零零的几个罐子组成的,而是一个标准的钢铁丛林。有的石化基地,占地面积比一个小县城还要大,里面的大型设备的数量,远远超过一个县城的建筑物的数量。要是想用眼睛挨个检查它们,1000个人做一年还差不多。
当然,这难不倒池院士的团队,边文光抚掌道:“我马上报告师父,请师兄弟们都过来。只要找到他们停掉的设备,大华就算是完蛋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开刃剑
熊有信和边文光一起,乘车返回厦门,请老师派遣所有人到大华的甲醇基地进行检查,与此同时,熊有信还向中石化报信,请他们增派技术人员。
大公司往往很难被审查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审查成本太高,以至于政府都无力承担的时候,监管就形同虚设了。典型的例子就是台塑,他们的每年的产值过百亿,占据岛内gd的很大一块,政府除非把它缴纳的税款都拿出来,否则就只能浮在表面进行监管。
苏城的甲醇基地里,现在已有五套设备,每套光是维护人员就要上百,要将它们全部快速检查一遍,也许只要十个人就够了。但要想认真的挖掘藏在深处的问题,派遣500人也不嫌多,两三个月没有结果都不稀罕。
熊有信也知道自己的人手不足,故而除了召集师兄弟之外,又急忙忙的向中石化求助。
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援助,熊有信还将事情的严重等级提高,在电话中向副总温兆洪保证道:“我们只需要证明大华实业未能吃透进口设备,而且在评估期间,有意关闭了一些设备,就能让苏城喝一壶了。要是能证明他们关闭的设备产生污染,那就更妙了。还有厉害的,假设润滑油的减少只是冰山一角,大华有可能通过虚报物料成本来逃税,说不定能送苏城去坐牢。”
电话那头是中石化的副总温兆洪,他问了几处细节,确定熊有信不是在胡说八道,就沉吟道:“坐牢不必了,你能证明他们的水平低,漏洞百出那就够了。这个大华,莫非真的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熊有信笑了两声,邪声道:“这些人,都是有原罪的。他们总有禁不住诱惑的时候。”
“嗯,要是性质变严重了,随时向我报告。直接向我报告吧。你找小高问我的电话。”温兆洪虽然不准备送苏城去坐牢,但他想,自己手上要是有能让苏城坐牢的把柄,岂不是予取予夺了?
熊有信没资格向苏城敲诈勒索,虽然猜到温兆洪的心思也甘之若饴。这一次,还是因为池院士要评估大华甲醇基地的缘故,他才和温兆洪牵上了线,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直接联系温兆洪了,心里已是极为满足。
第二天,熊有信起了个大早,又到食堂监督大厨做了数桌丰盛的早餐,才把师兄弟们叫了出来,饱食后直奔甲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