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中国人,有样学样,肩扛手提的,将一个8吨重的卡车卸的干干净净,又分门别类换了小车,准备运进船坞,速度比叉车快了不止一倍。
纳斯尔分明看到,不仅身着白衬衣的王洲参与了搬卸,一名年龄和他差不多大的工程师,也参与了搬卸……
一时间,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汗水的味道,涌进鼻子里,却没有沙特人因此而避让。
接着,刚才参与了搬运的中国工程师又和王洲比对了零件的种类,分别签字,连串的术语从散发着汗味的中国工程师口中读出,让纳斯尔感慨万千。
突然,他低声用阿拉伯语说:“这些家伙,会占领世界的。”
同行的沙特人深以为然的点头。
……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起去中国
船坞内,早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数十米高的全金属钻井平台,此刻已被拆的七零八落,电枪四处开工,将一丛丛火花自高空洒下来。
铆接工人也没有闲着,或吊在空中,或在保护绳的牵引下,集体行动。这些都是装配过华105和华106的工人,动作熟练而迅速,看的没怎么见过工业生产的沙特人头晕目眩。
从他们的角度,这些工人就像是在高空几十米处玩杂耍似的。
王洲将零件分送到不同的部门或库房,回过头来,又招呼纳斯尔等人,说道:“苏董还在开会,得半个小时左右,你们先坐下休息一会儿吧。”
“能领我们参观一下吗?”纳斯尔因为好奇,所以主动提出。
沙特的工业不发达,既有人为因素,也有环境因素,一个水都没有的地方,怎么搞大型工业,生产这些东西的基础工业对水的需求量更大,但在沙特,虽然居民用水很便宜,工业用水就不是了。纳斯尔他们,除了出国留学的时候,都很少见到工业生产。
王洲自然不会阻止,连忙说道:“我们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两部分,第一是维修平台结构,第二是替换零部件。零部件的维修是在另外一个车间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