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泽凡先喝了一口茶,才哑着嗓子道:“要把丢掉的时间追上啊。”
苏城一愣,这个话感觉极其耳熟。
身后,同一个项目组的余金星应和道:“是呀,想想我们77年、78年工作的时候,那才叫拼命。这才过去了10年,咱们就松懈了。我已经决定,每天早起两个小时、晚回一个小时,每个星期都要加一次夜班,中午饭也在实验室里吃,就不信,弄不出比小日本和美帝好的设备。”
苏城呆滞,道:“你们一点都不松懈……”
“还不松懈?哎,老姚,你上次周末加班是什么时候?”
余金星“哼”了一声,道:“我听说,外国的研究所也是要加班的。小鬼子的研究所尤其厉害,都是睡在研究室里的,我改天也搬一席铺盖过来。”
“老余,人家年轻人才睡办公室的,而且,人家的条件好,不潮不吵,又有睡袋……”
“我也年轻着呢。”没有哪个研究员是好伺候的,像是余金星和老谷的年纪,都是随时可以退休的人,做事全凭一份心,除了讲道理,啥强制措施都没用。
苏城不会劝人,将商遨拉过来,道:“商所,思想工作交给你,余老他们加班可以,熬夜不行。这件事做好,我帮你记一件大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是。”商遨几次三番得到院里领导的告诫,哪敢在第一件事上挑搁子。他立马对余金星道:“老余,你可不能陷我啊,咱们这么多年交情了,加班可不行。”
“唉,苏所长……”余金星喊了一句,就被商遨拉住了。
苏城摆摆手,自去看那图纸了。
这个早上,仍然是以熟悉情况为主。不过,由于昨天的熟悉,研究员们的态度已经完全不同了。
虽然不至于像是教授在学校那样,被学生们追着询问,但当苏城问到某个方向的时候,众人解释的已经趋向于专业化,而不是科普型了。
这让苏城欣慰的同时略感吃力。他毕竟不是精研型的学者,除了大略的轮廓,对于细致到计算公式的诸如“柱塞直径与功率的关系”,已经缺乏概念了。
不过,大家只以为他出口谨慎,也不以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