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之类的东西,吃多了总会厌烦,倒是油田食堂里,总能冒出一两个名菜厨师,拿着100元左右的工资,做着30元一盘的名菜——这个工资,已经是国内很高的了。
请客的人知道苏城喜好美食,随便找一下,就能借来一位新厨子,苏城从采油一厂喝到采油十厂,鲁、川、粤、闽、苏、浙、湘、皖就差不多吃全了……
这日,采油2厂的厂长瞿国达刚坐下,手下人就追了进来。
“少油了。”来人只说了一句,瞿国达就往外赶,嘴里骂骂咧咧:“这些油耗子,就不能过了年再偷油。”
……
第九十四章 技术手段
苏城自来到油田,就听说了油耗子的鼎鼎大名,但从未见过。
正好瞿国达开着车,他就跟着一起去了。
只见现场一片狼藉,被捣坏的输油管道仍然在漏油,持续涌出的原油聚成了一个黑色池塘。十几名油田工人正在忙着补洞,身上的衣服原油浸满,在阳光下缓慢结痂。
一辆私人的改装卡车停在油塘边上,重新装载泄漏的原油。这种油叫“落地油”,不仅存在于输油管道泄漏的现场,而且经常出现在油井现场、输油管换装现场,是地方小炼油厂的主要原料。
即使是临近采油厂,油厂工人对这上百桶的原油也没有兴趣,在油田,这也是心照不宣的猫腻。被偷油或漏油是要报损失的,“落地油”能剩下多少却不好说,两者的重量差,虚报一桶就是上百块的好处,现在的人还淳朴,就放在单位的小金库里,部分当作福利发给采油厂员工,部分由领导签字使用,再过些年,就会变成领导签字的私人小金库,然后,等到油价几十上百美元的时代,还会有更多人疯狂的撞上来。
要说起来,苏城十天吃遍八大菜系,里面就有落地油的功劳。那些随便请来的一级厨师、特级厨师,收的都是领导小金库的钱。
瞿国达骂骂咧咧了两句,扯着嗓子道:“多久能修好?”
“再2个小时。”
“快点。”瞿国达也没办法,在地上蹦蹦跳跳的驱寒,小声对苏城道:“现在的油耗子,狂的没边了,以前就是弄点落地油,再从油井那边偷一点,现在可是厉害,直接把输油管道弄开,一车一车的装走,留下的烂摊子,要到供油压力降低的时候,才能知道。”
苏城听的眉头也是一跳。